
“下一步,以科技创新引领混改向更深、更核心的层面推进。”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表示,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重大趋势和国企改革重要推动力。围绕企业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布局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将会成为改革中心和重心。推进科技创新,民营具有较高的市场敏感性和机制灵活性,国有企业具有资源、资本优势,国有企业聚焦一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进行重点突破,通过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实现国企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
事实上,今年随着“科改示范行动”的推进,科技型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据记者了解,目前204家科改示范企业中不少已经制定了三年实施方案,混改是标配,将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取得突破。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研究处副研究员李寒湜认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稳妥推进科技型企业混改。建议探索在204家科改示范企业科技转化过程中,以知识产权为要素作价,引入社会资本,以VC、PE等方式,新设混合所有制企业,放大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同时,由于科技成果研究、转化的传递性特点,可根据情况放宽部分核心科研人员、团队的“上持下”限制,提升科技骨干的积极性。
“下半年,混改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加大企业市场化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员工持股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刘现伟表示,同时,混改将更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场内市场,推动混改企业规范化治理,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大幅提高混改企业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