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百股跌停!三大指数均跌逾1.5%,下跌3191家,其中跌停的达到101家,科技股领跌。难道又是“牛短熊长”?不少股民心态崩了。。。。。。两市成交额1.55万亿元,是连续第八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这还是牛市吗?记者梳理发现,事实上昨日调整下跌并不意外,近日监管频频发出降温A股的信号。
7月14日晚上,银保监会通报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突出问题,指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要求严查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违规投向房地产领域、“两高一剩”等限制性领域。此外,根据港交所信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7月14日减持交通银行4230万股股份,持股在交易后从9.09%降至8.98%。合计套现约2.3亿港元。
更早之前,监管层已启动为A股快牛行情降温。7月8日晚,监管层清查场外非法配资平台,证监会集中曝光258家非法从事场外配资平台名单。7月9日,社保和大基金出现减持计划。7月11日,银保监会表示,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
当前究竟应该上车还是下车?融通基金表示,可以看看A股新增开户数,这是判断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2020年6月份新增开户数252.99万户,2020年3月份新增开户数达到324.44万户,而在2015年牛市时,月新开户数的峰值是719.86万户。
其次,虽然A股昨日大幅震荡调整,多空胶着加剧,但数据显示近期两融余额快速增长。截至周二(7月14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13877.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3747.78亿元增加130.07亿元。6月30日时,两融余额仅为11637.68亿元,7月份以来,累计增长超2200亿元。当前,两融余额已经突破2016年的最高值,若以当前增速,仅需2个月时间就有望冲击2015年2万亿的记录。7月14日,虽然市场整体下跌,但杠杆资金依旧维持加仓态势,融资净买入额超100亿元,继续维持高位。从历史来看,单日净买入额靠前的均在2015年牛市的巅峰时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一度净流出近40亿,但在收盘前10分钟内逆势抄底,全天净流出4.55亿元。换言之被称为“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在百股跌停之时来了个“回马枪 ”重新杀回来了。 资金层面而言,金鹰基金经理杨晓斌分析认为,近期从各个维度观测到新增资金加速进入股市。
“调整的出现,一是宣布了这轮快牛阶段结束,后期将进入慢牛长牛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对近期一些利空因素的反应。”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债收益差越高,股市越值得投资。截至7月13日,股债收益差为1.82%,略高于历史均值(1.97%)。而在2007年、2009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期间,股债收益差都曾达到负值。从股债收益差看,还有一定的空间。
“股市短期快速上升必然会有技术性调整,特别是在上周末银保监会讲话以及新发基金规模监管传闻的影响下,但股市大幅回调的空间比较有限。股市短期大幅上涨必然会带来监管关注度提升,但基本面复苏带来的上涨并没有改变。去年二季度,我对市场看法比较谨慎,而今年与去年最大的差异主要在于目前基本面已经在底部,往后看半年,无论是宏观基本面还是企业盈利,抑或是我们面临的全球环境都比去年更为友好。” 杨晓斌强调,复苏节奏一旦明确会导致市场风格切换,接下来重点观察经济高频指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