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即将开市,但端午节期间境外股市的震荡,为市场情绪增添了些许担忧。
不过在机构看来,基本面数据持续向好等积极因素下,A股的韧性和独立性有望延续,向下空间有限。
展望即将到来的7月,多家机构建议继续坚持科技主线,同时关注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此外还可关注周期板块中的阶段性机会,如券商、龙头地产等。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4月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为今年来首次正增长。就此,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成本上升压力缓解、工业品价格变动、重点行业利润明显改善是促进利润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不过,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央行6月28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总体可控,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会议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6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称,如果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封锁措施重新实施等,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此前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中国经济将成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中信证券策略秦培景团队认为,海外风险扰动因素和国内资本市场都已经进入微妙的平衡期:对于海外市场,当前流动性驱动的风险资产修复行情在减弱,但美联储在看跌期权保护下暂时又能维持平衡;国内抱团股将逐步进入流动性的紧平衡状态,7月又是二季度经济和半年报的验证期,基本面和流动性预期都将面临再平衡。
中金公司策略王汉锋团队认为,外围市场的扰动可能会使A股市场短期波动有所加大,但中国复工复产程度继续深化,市场整体估值不高,对中期市场前景不宜过度悲观。
广发证券策略戴康团队预计,全球疫情反复会对经济复苏的节奏造成扰动,但主旋律依然是修复,A股处于盈利弱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的权益友好组合。
海通证券策略荀玉根团队认为,从牛熊周期视角看行业分化,本轮牛市至今行业分化已明显超越历史;美股如二次探底将拖累短期A股,但向下空间有限,下半年中枢将抬升,7月中旬是确认基本面数据的第一个时间窗口。
开源证券策略分析师牟一凌认为,当下正是风格切换布局期,建议投资者回归基本面,考虑到市场正在认知价值的低估,而信用驱动下潜在的盈利信号大概率会到来,布局顺周期价值板块的时机已来临。
粤开证券策略分析师谭韫珲认为,A股的韧性和独立性有望延续,多重政策红利护航下,有望稳定市场预期,缓解7月激增的限售股解禁压力。
新时代证券策略樊继拓团队认为,增量资金将会承接存量资金的调仓需求,从估值的角度看,考虑到股市整体估值不高而且资金还在不断增多,股市中枢存在继续上行的可能,而且不排除可能会加速。三季度出现风险的概率在下降,建议积极参与。
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杨震宇认为,7月基本面边际回暖以及流动性宽松格局趋势不会变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落地,市场整体氛围尚可,业绩驱动和估值驱动的中期逻辑不变,消费和科技主线仍然有效。短期疫情等因素可能会推动市场途中调整以及波动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