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年内解禁洪峰再度来袭!
最新数据显示,7月将有166.59亿股限售股解禁流通,以上周三收盘价计算,流通总市值高达4787.52亿元,为年内第二高的月份,仅次于一月份的5510.12亿元,共涉及136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7月,科创板运行将满一年,首批科创板的首发股、机构配售以及战略配售均将面临集中兑现。数据显示,33家科创板企业限售股迎来解禁,涉及31.74亿股限售股,总市值达1898.48亿元,约占A股整个7月解禁总市值的40%。
另外,从行业来看,7月解禁市值最大的行业是今年以来股价涨幅最高的医药生物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个股平均上涨38.65%,而该行业7月解禁市值达912.49亿元。
解禁≠减持!一般而言,大额解禁短期内会对个股及整个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限售股流通后,自然有人“卖卖卖”。不过,解禁并不意味着减持,一家公司的股价也并非仅仅受股票解禁的影响,同时要看股东减持的意愿和基本面等多因素的影响。
数据显示,即将到来的7月,A股将有166.59亿股限售股解禁,以最新股价计算,前述股份对应4787.52亿元的流通总市值。这是年内继1月后单月限售股解禁市值最高的一个月。
2020年1月,市场共有434.88亿股限售股解禁流通,流通总市值达5510.12亿元。
从单周情况来看,7月解禁压力最大的是第四周,时间为7月20日至7月24日,全周将有51家公司限售股迎来解禁,涉及83.14亿股解禁股,解禁市值达2630.91亿元,占整个7月流通市值的55%。其规模超过6月全月解禁市值规模(2287.86亿元),也是年内第二大单周解禁规模。
从上市板块来看,运行即将满一年的科创板是7月解禁的主力军。首批科创板企业的首发股、机构配售以及战略配售均将面临集中兑现。
数据显示,33家科创板企业限售股迎来解禁,涉及31.74亿股限售股,总市值达1898.48亿元,约占A股整个7月解禁总市值的40%。单从科创板来看,7月也是板块解禁规模和流通股份数量最高的月份。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首批科创板企业解禁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较高的行业主要是有色金属、电子、化工和计算机等,这些行业解禁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基本处于200%以上;个股方面,西部超导、天宜上佳、虹软科技和容百科技个股的解禁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相对较高。
其进一步指出,目前科创板解禁压力主要来源是创投基金。科创板7月24日当周解禁股份持有者多为创投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占比达58%,是本次解禁的主要压力来源。紧随其后的是投资公司和个人,占比分别达到13%和12%,而外资、法人等其他类型解禁股份持有者占比相对较小。对7月24日当周的个股解禁的股份性质进行拆解,按照不同资金属性,将解禁股份分为创投、投资公司、个人、外资、法人、员工持股、保险、公募基金、战略配售、年金、养老金和社保等12种,其中不同的资金对应的属性存在差异,一般创投基金上市以后存在减持变现,另外个人、投资公司和打新的公募基金等资金属性偏短期,在解禁后减持的概率相对更大,而外资、员工持股、法人、保险、战略配售、年金、养老金和社保等资金属性相对长期,所以认为其在股份解禁后减持的概率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