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高级总监田晓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目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充沛的。今年以来,国际主要央行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充沛的流动性,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整体较好。另外,中国在疫情期间也相应实行了保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客户众多,渠道比较丰富,过往业绩较好,所以号召力比较强。”
宝新金融郑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基金发行火爆与央行及时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支持有关。为应对疫情,央行为市场提供了较大的流动性支持和大幅度降息。一些资金继续流入股市对实体经济有间接的支持作用。随着创业板注册制开始申报,预计下半年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将继续上升,全年融资水平会明显高于去年。”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权益类基金产品销售火热,这既是权益类基金自身业绩决定的,也是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宏观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表现。投资者不再盲目地在市场上自己打拼,而是借助权益类基金的有效组合和专业操作进行投资,说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市场培育,个人投资者走向成熟,越来越信任机构投资者。”
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冯彦明认为:“这些年的市场波动也锻炼了一批机构,他们通过量化投资等专业化的操作和全面综合的分析,把握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受到了散户的信任和追捧。2019年大多数权益类基金业绩突出,预期收益大幅跑赢大盘,也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从市场角度来看,光大银行周茂华对记者表示:“年初以来,尽管经历疫情冲击与海外市场剧烈动荡,但整体上投资者对权益类基金新产品热情不减,主要是基本面、政策面及股市估值低洼,投资者看好市场中长期表现。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市场整体结构性特征明显,各板块轮动加快,个股行情把握难度较大等,也是推动投资者追捧权益类基金的重要原因。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新产品受追捧,入市资金规模增大,为股市引来了‘活水’,整体来看利好市场表现。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国内市场逐步机构化。”
冯彦明进一步分析称:“虽然我国GDP增长速度已不像前些年突出,但这是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主动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的必然选择和结果。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对国内的影响较小,中国经济结构完整且自成一体,将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由此也决定,我国A股市场将逐步走出‘平稳’而走向增长;如果权益类基金能避免‘急躁和狂热’,在创造更好业绩的同时将吸引更多投资者。”
对于爆款基金募集资金的投向,田晓林分析称:“在疫情期间以及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募集资金的投向趋势将向过去国内产业结构相对短缺的行业倾斜,例如医药医疗、养老、医护等行业。此外,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下降,行业中的头部企业竞争力明显,金融市场资金向头部企业集中倾斜,未来头部企业在市场结构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