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力挺实体经济 4月M2增速加快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冲了疫情影响,尤其是金融机构积极调整内部管理和考核政策,增加贷款投放。专家表示,当前信贷投放力度明显放大,金融数据逆势增长,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同时,应继续进一步引导LPR有序下调,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助力有效需求的修复与提振。
多家券商研判:A股市场风格不会显著切换
进入5月份,市场迎来政策密集期。在多家券商看来,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让位于稳就业,货币政策可能将加快降准、降息的落地,5月A股市场风格不会显著切换。在配置思路上,可关注科技成长和对利率下行敏感的地产、基建、券商等板块。
创业板股票日涨跌幅将放宽至20% 券商股票质押、基金投资如何应对
作为此次创业板改革在交易方面的重要安排,将股票日涨跌幅限制扩至20%颇受市场关注。对此项新变化,券商股票质押业务、公募基金投资未来又将如何应对?
4月社融增量超3万亿 M2增速持续回升
5月11日,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社融增量高达3.09万亿元。尽管当月新增信贷、社融增量规模不及3月,但考虑到4月历来是信贷小月,今年4月的新增信贷、社融增量同比表现不俗,好于市场预期。
促创新助转型是创业板改革初心
创业板启动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让各方充满期待。注册制之下,融资行为更加市场化,企业融资、收购兼并将更加便利,制度成本将显著降低。实施注册制后,非市场因素干扰将减少,资产定价效率将更高,投资行为也将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有利于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移动抢发5G消息APP RCS概念板块异动
5G消息真的要来了。在三大运营商发布5G消息白皮书一个月后,5月10日傍晚,中国移动在部分安卓应用商店及苹果应用商店上线了5G消息APP。
品牌建设和上市公司提质是同一个跑道
提及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一件心仪已久商品的“冠名权”。然而,仔细思考消费行为背后的产业逻辑可以发现,品牌并不单纯是商标的无形价值,而更多的是生产要素的厚积薄发。
年内公司债企业债发行逾1.4万亿元 同比增近七成
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效率和规模正大幅提升。《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11日,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规模达14198.4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公司债发行规模12639.5亿元,同比增长79%;企业债发行规模1558.9亿元,同比增长16.4%。
宽货币带动宽信用 4月信贷社融均超预期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4月份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均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格局未定:头部新势力造车争夺赛正酣
2020年年初的一场疫情,不仅打乱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运行节奏,也将一度野蛮生长的造车新势力,推向了淘汰赛的关口。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需求走低和竞争持续加剧、资本加剧向少数优质企业聚拢的当下,造车新势力们也在产业重构中迎来生死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