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即时报盘 > 正文
新三板二级市场持续火爆 增量资金入场
2020-4-22 10:13:21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4月20日,已有127家挂牌公司公告表达精选层/公开发行意向,其中109家已辅导(10家已验收、99家辅导中),52家公布发行底价及发行方案。业内人士预计,首批精选层公司有望在三季度亮相。

多家券商成立了新三板改革专项工作小组,积极推进各项业务。目前券商工作重点已从前期的技术准备、人员准备过渡到投资者开户、项目拓展等。有券商把新三板业务开展情况纳入2020年营业部发展目标考核,从开户、收入、资产三个维度设置考核权重。有券商反馈,潜在合格投资者转化收效不错。“精选层的公开发行孕育一定的低风险投资机会,将按照有关规定,为新业务的开展储备一批高质量客户。”一家头部券商表示。

大力推动公募基金入市是本轮新三板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全国股转公司将推动把新三板基金产品纳入创新产品,加快审核速度,确保首批新三板基金产品能够参与挂牌公司股票公开发行的认购。目前,已有20余家基金公司表示有意向发行产品。此外,先后有12家基金公司参与全国股转公司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业务技术系统测试,包括全部首批发行科创基金的公司。证监会近期将接受新三板基金申报。

公募基金普遍认可新三板具备投资价值。改革措施制度实施后,预计精选层将集聚一批相对成熟的创新型公司或传统行业中的优质公司,加之匹配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交易,以及投资者门槛将显著降低,精选层将具有一定的二级市场属性。精选层企业信披要求逐步向主板靠拢,尤其是精选层在交易模式上更进一步,连续竞价和主板保持一致,投资者门槛预计相比最低,流动性最好,适合公募基金投资。

多家私募机构押注改革,其中已有机构着手募集专项基金用于发掘培育新三板潜在独角兽企业,并广泛参与精选层公开发行。“随着精选层的推出,预期会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资本市场对新三板的关注度,也将引导VC/PE行业重新发现与主板相比具有估值优势的新三板龙头个股,促进行业参与精选层公开发行。”有私募机构认为,“当前大多数创投基金均面临到期退出的问题,此时推出新三板改革举措无疑为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助于解决行业困局。”

记者从全国股转公司最新了解到,新三板网上“打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比例配售,申购越多,获配越多;二是申购时间靠前的,“打新”成功率高,最少获配100股;三是设置较大申购数量区间,无市值要求。

新三板公开发行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对于参与网上发行的投资者,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实施比例配售。按照其有效申购数量和本次股票发行总量计算获得配售股票的数量,较大程度上实现“申者有其股”,提升投资者申购效率和获配范围。

比例配售最小配售单位为100股,获配股份后不足100股的部分,暂不做配售。汇总后按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投资者依次配售100股,直至无剩余股票。

网上投资者参与申购无存量持仓市值要求,可以按照申购意愿与资金量大小自由决定申购数量,单笔申购数量最低100股,最高可达网上初始发行数量的5%,尽可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诉求,提高网上申购自由度。

新三板“打新”较目前主板和科创板“打新”还存在两大差异。一是“打新”缴款的时点与金额不一致。主板、科创板“打新”时不需要缴款,待确定中签后按中签股数对应的金额缴款;新三板“打新”时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待获配股数确定后退回多缴款项,缴款至退款之间间隔约两个交易日。

相关内容: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元,用于云操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
2020-4-22 10:09:54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2019年业绩陆续浮出水面。从已经摆上台面的成绩单来看,2019年持牌消金...
2020-4-22 10:01:11
分析人士预计,上市银行2020年首季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或成为全年低点,后续盈利表现...
2020-4-22 9:58:27
4月份下旬,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截至4月21日记者发稿时,已有泰达...
2020-4-22 9:55:25
目前,已有睿远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安信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中庚基金等陆续公...
2020-4-22 9:42:55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