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持续火热带动数字货币概念股大涨。截至4月20日收盘,沪指涨0.50%,报2852.55点;深证成指涨0.89%,报10621.50点;创业板指数涨1.12%,报2043.44点。盘面上,数字货币概念股持续发力,相关概念股大涨,3只个股涨停。
从金融机构对数字货币概念股布局的角度来看,据金融1号院梳理,在已披露2019年年报的相关个股中,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有5只个股被险资、券商、基金等机构重仓持有,合计持仓市值达243亿元。
在金融机构调研方面,金融1号院发现,广电运通、数字认证、昆仑万维、高伟达、华力创通、远光软件这6只数字货币概念股今年以来被机构密集调研,合计调研总次数达163次。
一家险企股权投资人士对金融1号院表示,目前险资还是关注“低波红利”(高分红、业绩低波动个股)大盘股,对数字货币等热门概念股仍持观望态度,但不排除后续会买入。
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内测截图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与截图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消息:DC/EP将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从本月开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
DCEP的持续火热,也引发市场对相关概念股背后的金融机构的关注。据金融1号院了解,30只数字货币概念股中,机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持股。
但引人注意的是,有5只个股的机构持股市值靠前,机构持股市值均超10亿元,分别为广电运通、数字认证、四方精创、聚龙股份、朗科科技,合计持仓市值达243亿元。总体来看,目前这5只个股的最新流通市值在数字货币概念股也居前列。
从2014年开始筹备至今,DCEP在当前的后疫情时代已经“呼之欲出”。近期发改委明确表示:受疫情影响,DCEP或成为新版定向刺激的选项,推出进度将在疫情后加速。同时相关试点也已经在苏州等地开始展开,DCEP落地在即。
机构普遍认为,目前DCEP发展前景可期,可为市场创造增量资金。
比如,华西证券研究员刘泽晶认为,基于现金的替代逻辑可预测,DCEP将在中长期创造269-1524亿元/年的市场增量,极大打开央行侧、银行侧、公众侧三个领域的IT改造、运维市场空间。
上游央行侧:以利好基础技术行业为主,包括安全加密和网络安全领域,预计以央行自研/合作开发为主,开放程度有限,估算央行侧系统(认证系统为主)对应市场空间为52-296亿元/年,龙头加密企业有望合作参与。
中游银行侧:主要利好银行IT系统新建、改造及维护相关行业,预计属于有条件招标,对于符合资质的银行IT服务商而言,开放的市场规模巨大,估算银行侧系统对应空间为165-936亿元/年,同时第一阶段的系统改造需求也超过千亿元,领先的银行IT厂商有望脱颖而出。
下游公众侧:包括支付和应用两方面,其中支付终端行业涉及智能POS机和ATM金融机具领域,此外,数字货币钱包作为各类创新应用的载体,也有相当的开发市场。公众侧系统替代价值有限,但预计开放规模可观,估算对应的市场空间52-292亿元/年,头部金融机具厂商率先受益。
万联证券研究员王思敏及徐益彬也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封闭测试,投资者应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产业链投资上,建议关注安全、认证领域,以及下游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