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侧面反映了当前A股的吸引力,而这个吸引力或许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比海外早,有序推进的复工复产使得经济和企业基本面预期相对稳定。其次是中国是目前主要经济体中少有的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还处于常态的国家,不断推出的逆周期政策和充裕的政策调整空间为A股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是A股估值已经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疫情冲击,只要疫情和全球经济不出现超预期的恶化,A股大幅下跌的概率和空间不大,这也会吸引部分外资抄底。
那么,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究竟是短期行为还是重新确立了外资加仓A股的长期趋势?
国盛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启尧说:“根据过去3年的经验,在外围尤其是美股波动率显著抬升期间,A股外资都不可避免的出现减持,但无论从持续性还是减持规模上,形成的冲击都相对有限。其次,参考韩国等市场经验,即使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外资也并没有系统性撤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等市场外资也没有出现系统性撤离,尤其是在对外开放、外资占比较低的初期阶段,外资长期入场进程并未因危机而中断。”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李少君认为,从近两周北上资金净流入结构看,与前期全球恐慌期北上资金抛售的结构大体一致,食品饮料、电子、医药靠前,表明近期北上资金修复来自于流动性缓和后A股配置头寸的回补。但是,相较此前流出的规模,当前净流入强度仍偏低,风格上北上配置偏向价值。
“随着疫情事态逐步好转,不管是A股、港股还是国外市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我们看好中国经济的韧性,同时,由于疫情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宽松将超预期,会刺激股市上行。”张李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袁华明认为,近期北向资金的流入金额相较于顶峰时期还有差距,推断外资看好A股反弹为时过早。而且海外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海外市场的动荡对A股市场会形成一定压制,短期走出大牛市可能性不大,市场更可能维持区间震荡整理态势,投资者需要保持一份谨慎。
如何把握未来A股外资之锚呢?戴康指出,整体资金流层面,把握中短期A股外资流动的关键之锚在于全球风险偏好和全球流动性的走势。而全球风险偏好主要与海外疫情发展、主要国家对冲政策等因素相关,近期上述因素均向乐观方向发展,外资有望恢复正常的净流入态势。外资重仓股层面,外资流向对A股行业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启发,但并非A股主导因素。当前阶段内外资刚好形成共振,一方面是危机后期外资恢复流入外资重仓股往往跑赢市场,另一方面境内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受全球供应链影响较小的内需内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