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最近几天,在A股市场上,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种种表现无疑是经济活动的投射。这次席卷而来的“新基建”,与过去的“铁公机”等传统基建有着明显不同。“新基建”更着眼于“新”,有着更多科技内涵,其聚焦的领域比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都是面向未来的“硬核科技”,符合产业升级需要,也代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政治局会议聚焦“新基建”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据了解,“新基建”主要包括九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电力物联网、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超高清、物联网。“新基建”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新基建”还符合政策导向,是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部委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新基建”。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基站建设力度;交通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称车联网将是5G网络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目前有25个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个地区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近期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总投资规模接近34万亿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除了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外,各地区都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