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走出“独立行情”可期
监管部门22日明确表示,北向资金净流出是短期扰动,影响不大。目前,公私募基金发行规模飙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有望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A股资金面短期无忧,并有望继续增强韧性,走出“独立行情”。
多部门齐发声:因时因势调整政策 目前断定全球进入金融危机为时尚早
多位监管部门负责人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预期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充足。金融系统将按既有政策框架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证监会:资本市场平稳向好趋势不变 当前股市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3月22日,国新办就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外资流动对A股市场有扰动,但不是颠覆性、根本性的冲击。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股市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总的来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向好趋势。
申报环节降本增效 科创板圈定科创属性“准心”
日前,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明确了“3+5”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跃跃欲试的科创“考生”送出一份“报考指南”。接近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评价指标旨在提升科创板企业的申报效率和准确度,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李超:A股估值较低 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
在昨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现在A股市场的估值较低,市场流动性相对比较充裕,A股风险相对较低,境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对A股有影响,但影响是可控的、有限的、阶段性的。
二季度经济指标望显著改善 物价料逐季下降
在昨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就物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A股走势、人民币汇率等当下金融领域热门话题做出回应。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股市、汇市波动加剧,但金融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当天“喊话”我国股债汇市,表达了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信心。
政策护航经济转好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基础牢固
3月22日,在一场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的四位有关负责人,对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中国金融市场前景阐述了最新看法。他们的核心观点均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尽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但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处于稳定阶段,经济活动逐渐转好,以及有充足的政策保障护航,国内金融市场可在外围环境震荡中表现出较高韧性,保持自身的平稳运行和市场情绪的稳定。
科创板“含科率”指标明晰:“3+5”评价指标瞄准核心技术筛选
随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即将破百,监管部门对于申报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科创基因”,终于给出明晰的量化标准。3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除进一步明确科创属性企业的内涵和外延外,还同步提出了科创属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新证券法实施“红利”:月内86家公司发布重组计划
新证券法实施的红利下,并购重组市场保持高增长。截至3月22日,以首次公告日计算,月内8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并购重组计划。
提振消费信心 激发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