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了周一的大跌,A股积压的下跌风险得到及时释放,从周二开始便持续企稳反弹。周二,上证指数涨1.34%、创业板大涨4.84%;周三依然表现抢眼,市场人气获得极大恢复。
事实上,本周开盘前,国内不乏类似观点称——为避免A股大跌、“空头”获利,A股应该暂停开市。而在1月31日暂停交易后,2月3日A股如期开市,证监会也表示股市开市是权衡各种因素的结果。“中国准时开盘是正确的决定,3日市场流动性充裕,并无恐慌,4日A股反弹,并未听到任何海外投资者认为开市的做法有问题,监管者对此次冲击的应对是非常有效的,投资者也不断成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港股停止交易了一周,但开盘后情况反而更差,因为过度推迟更会增加市场的担忧。”最早通过QFII投资A股的毕盛资管(APS)首席投资官王国辉于4日对记者称,“尽管后续市场可能仍会出现波动盘整,但无需恐慌。”
香港私募基金太盟集团(PAG Group)董事长兼CEO单伟建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周二A股的反弹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全球股市亦随之走高。周一如常开市的决策,是监管思维上的一大进步,积极意义重大且鼓舞人心。他预测,短期内,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速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旦疫情形势得到控制,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强势反弹。
目前,外资也整体看好A股的战略性价值。面对市场下挫,不仅多家国内基金公司拿出“真金白金”自购公司旗下偏股基金、总金额超过16个亿,外资也有所行动。据悉,亚洲价值投资机构惠理集团以不低于1亿港币的自有资金,主投方向为A股及港股市场的中国企业。惠理基金投资董事兼中国业务总裁余小波对记者表示,经历了多年发展,A股市场日趋成熟,也孕育了很多优秀的公司,因此将持续看好中国股市。经历过全球及中国市场多次周期及波动,对中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中国资本市场的加速开放也给外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遇。
如期开盘是正确决定、A股不断成熟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外资机构人士普遍表示,此次A股如期开盘是正确的决定,有助于机构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也使得A股得以及时释放风险。
“A股首日的大幅下挫实则正常。”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毕竟新加坡A5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在春节期间跌幅都超过5%,A股3日下跌只是对春节期间疫情利空因素的集中反应。而港股因为提前反应了,当日反而收涨。“尽管目前疫情发展仍存不确定性,但全球历次疫情后的金融市场基本都会收复跌幅,甚至转涨。”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S.Roach)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一再强调,不可能通过休市来抑制潜在风险影响和投资者情绪,中国监管机构作出2月3日正常开市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美国)不会暂停开市,从1987年‘黑色星期一’后,美国监管层就引入了熔断机制来避免市场非理性的剧烈波动,这也是全球监管者都学到的经验。”
荷宝(Robeco)亚太股票联席主管及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缪子美对记者称,A股2月3日开市、不继续延迟,有助于外资机构的组合流动性管理,也有助于夯实过去4年来海外投资者对A股逐步建立的信心。若过长推迟开市,反而会加剧市场的担忧,投资者可能会卖出其他具有流动性的中国资产。市场短期的涨跌难以避免,长期的健康发展更值得监管层关注。此外,市场可能担忧类似于2018年的股权质押风险,但目前A股的整体点位高于当时,风险也相对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