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克时艰 上市公司扛起“硬核”担当
近日,许多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公告,助力股市稳定运行。同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保障生产、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驰援疫情防控,并千方百计把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上市公司扛起了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的责任担当。
积蓄动能 中国经济增长逻辑未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但整体来看,对全年经济不必过度悲观。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这次疫情过后经济的可恢复性将更强。后续的逆周期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财政、货币、产业和区域等方面政策将齐发力,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疫情、自然灾害等只要没有演化成持续性冲击,最终都不会改变经济的周期性行为,短期回调反而积蓄了之后的上涨动能。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锁定脱贫攻坚和补“三农”领域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正式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7年聚焦“三农”工作。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银行业战“疫”行动全面铺开 特事特办发放贷款 信用卡还款最长延30天
特事特办发放贷款、对个人信贷调整还款安排……一场银行业战“疫”行动正在全面铺开。自央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后,上证报记者获悉,银行正加大对疫情防控信贷支持力度,给予最优惠贷款利率,通过多项举措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多地蓄力稳投资 部署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地方稳投资正在加快蓄力。近日,山东、河北等多地部署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项目储备,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过后一批重点项目立即开工、复工。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也部署各地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后续投资运行的影响。
国务院:齐心协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30家券商披露2019年业绩半数净利翻倍
资本市场改革、市场回暖等多重因素并行,使得2019年券商业绩整体向好。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至2月初,共有30家A股上市券商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或者业绩快报,半数券商归母净利润增幅在1倍以上,其中5家增幅超3倍,全行业业绩整体向好,仅1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可能同比下滑。
机构预计 今年北上资金净流入300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A股市场情绪逐步企稳,预计北上资金短期内将保持净流入态势,节后一周净流入总额预计达300亿元左右。在沪伦通、中日ETF互通、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等多重措施下,若以2019年外资年度净流入额为参照基准,预计2020年北上资金净流入总额有望达3000亿元人民币。
消费行业投资人:暂时进入“休眠期” 疫情后或有报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