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银行板块不太可能成为引领大盘上涨的板块,还是起到稳定的作用,不会成为上涨热点,但在大盘下跌时通常也会起到护盘的作用;其次,银行股的估值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1月6日,A股迎来了降准后的首个交易日。当天,被认为是降准受益最大的银行股普遍表现不佳,36家A股上市银行中,除了宁波银行(002142.SZ)上涨0.24%,郑州银行(002936.SZ)收报持平之外,其余银行股均下跌,板块整体跌幅为0.7%,跌幅远超上证指数(跌0.01%)。
此前一周,银行板块表现位于行业下游,银行业指数(申万)上涨1.793%,处于众行业下游,大盘则大涨,主要股指全部上涨。
让外界担忧的是,今年是银行股限售股解禁大年,涉及市值解禁2000亿元。1月3日,紫金银行(601860.SH)迎来首发限售股份解禁,开盘大跌7.39%。
目前,银行板块内有超过6成的银行股破净,这也让外界对2020年银行股的走势有所担忧。
“从业务上看,过去单一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会被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所替代,银行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有所提升,银行股的估值会有一些修复的动力。”1月6日,华南某股份制银行资管部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1月5日,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银行板块不太可能成为引领大盘上涨的板块,还是起到稳定的作用,不会成为上涨热点,但在大盘下跌时通常也会起到护盘的作用;其次,银行股的估值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
巨额限售股解禁
去年是银行股上市大年,今年则是限售股解禁大年。2020年,共有16家银行股限售股解禁,涉及市值近2000亿元。
其中,邮储银行(601658.SH)规模最大,年内有两次解禁,合计解禁份额为74亿元,涉及金额超过400亿元;其次是渝农商行(601077.SH),解禁市值约为304.3亿元。浙商银行(601916.SH)则以213.2亿元的规模列第三。这三家解禁日期均集中在年底。
另外,还有5家银行解禁规模上百亿元,分别是苏州银行(002966.SZ)、北京银行(601169.SH)、青农商行(002958.SZ)、浦发银行(600000.SH)、兴业银行(601166.SH)。
一般来说,解禁股上市,可流通股票增多,股价会承受较大压力。从过往经历来看,大幅解禁都会让股价承压。
2019年11月,中国人保(601319.SH)进入解禁期,从11月6日开始,股价连跌9日,累计下跌18.62%,其中11月18日更是跌停。更早之前天风证券(601162.SH)也因天量解禁直接吃了2个跌停。
近期,不少银行已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1月2日,渝农商行公布,本行部分总行管理人员拟自愿增持本行股份,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61位管理人员已自愿增持本行股份,增持总金额为585.75万元。
2019年12月31日晚间,浙商银行稳定股价方案出炉,董事、高管履行增持义务,再度“加持”股价。
浙商银行公告称,自2020年1月1日起6个月内,公司13名高管将以不少于上一年度自公司领取薪酬(税后)15%的自有资金,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316.64万元。
2019年12月初,郑州银行(002936.SZ)公告了稳定股价方案,第一大股东拟增持至少1104.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