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孙金钜看来,实际满足分拆条件的企业数量更少。
“考虑到需要上市满3年,分拆的子公司需要符合上市要求,母子公司业务相对独立,不存在重大不利的同业竞争等条件,我们预计符合分拆条件的公司数量仍旧不会很多,预计在150家左右。”孙金钜说道。
尽管A股“达标者”并不多,但在资本市场的另一端,聚集了大量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新三板市场早已提前躁动,辽宁成大控股子公司成大生物、大族激光控股子公司元亨光电等股价大涨。
安信证券三板科创研究负责人诸海滨指出:“我们统计了A股在新三板挂牌子公司的企业情况,测算大概有30多家企业符合分拆上市的有关规定。”
以成大生物为例,母公司辽宁成大直接持有成大生物60.74%的股份,连续三年盈利且净利润总额达34.14亿元。成大生物是辽宁成大医药板块的重要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狂犬病疫苗生产,2016年-2018年,成大生物净利润分别为4.57亿元、5.56亿元和6.13亿元,占母公司总盈利的47.63%,低于分拆50%的“红线”。
自监管层释放境内分拆上市预期之后,2019年8月至今(截至12月16日),成大生物股价累计上涨57.46%。与其境遇相似的元亨光电同期也飙涨66.93%。
“(新三板)有一些公司还不错,市场给出的估值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企业的真实价值,因为市场不活跃,而且之前上市公司子公司没法在国内上市,没有退出渠道,这些企业只能按照一级市场的股权估值。”诸海滨说道。
在诸海滨看来,分拆上市规则落地,将有助于符合条件的新三板优质企业的估值提升,并促进多元业务上市公司板块内进行员工激励、孵化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