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大中小型银行“补血”获得力挺,除了常规资本补充工具外,今年银行喜提“永续债”利器,中行等多家大型银行已经发行或获批发行永续债,此外,永续债也向城商行逐步放开,台州银行和徽商银行均已获批发行永续债。
分析人士认为,基本面良好、“补血”无阻,加之银行传统是高分红品种,低估值下,股息率优势进一步凸显,这使得部分机构下半年加大了对银行股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江苏银行、平安银行、贵阳银行、江阴银行和无锡银行第三季度获机构加仓幅度居前。
北上资金11月以来大幅加仓破净银行股。数据显示,11月以来,北上资金耗资近6亿元买入江苏银行8588万股,持股数及持股市值均创历史新高。
破净的银行股中,除江苏银行外,工商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11月以来也被北上资金买入超过3亿元,北上资金对上述银行的持仓数量均居于历史高位。
多家券商也看好银行股由于板块切换和低估值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东方证券指出,银行板块处于估值低位、长线资金较为偏好,预计估值修复的空间及动力都较足。随着险资、银行理财等长期资金不断入市,市场短期行为有望逐步修正。银行股估值将逐步修复。岁末年初由于险资及银行理财等长线资金会做新一年的资产配置计划,银行股是其一贯青睐的目标,板块增量资金将较多,估值修复逻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