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上证指数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趋势,月初最高冲破3000点,随后回落,盘踞在2900点附近,最后一个交易日报收2871.98点。具体来看,截至11月29日,上证指数月内下跌1.95%,中证500下跌0.46%,创业板指下跌0.38%,中小板指下跌0.86%。行业表现方面,46个天相二级行业共有9个行业上涨,37个行业下跌,其中建材、元器件、汽车及配件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91%、2.82%、2.59%;农业、园区土地开发、城市交通仓储表现较差,分别下跌9.02%、6.23%、6.19%。
资金方面,11月26日MSCI扩容落地,大量外资涌入境内市场,11月合计净流入逾600亿元。总体来看,在外资流入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情况下,A股长牛趋势没有逆转。然而短期来看,虽然北向资金持续流入,但机构年末集中兑现收益的意愿也非常强烈,市场整体呈现窄幅整理态势。受年底风险偏好降低影响,短期市场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把握市场风格轮换。
债市方面,近期央行积极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MLF和逆回购利率在两周内双双下调,11月20日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5个基点,债券收益率稳步下行。国外方面,在海外利率持续下降以及多家央行持续放松的背景下,中国债市是全球的估值洼地,其较高的配置价值对境外机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国内方面,对比于经济数据,在GDP增速已经降至6%的水平下,10年国债收益率还处于3.0%-3.3%的区间,这体现了债券较高的相对价值。短期来看,外部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债市行情或继续以震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