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年内第三家从港股回归A股的银行,浙商银行“回A”表现在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也让市场重新判断其价值。
浙商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201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业绩来看,浙商银行2016~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5.02亿元、342.22亿元、389.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1.53亿元、109.5亿元、114.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4%、7.85%、4.94%。从2017年开始净利同比增幅出现断崖式下跌。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5.46亿元,同比增长21.24%;归母净利润75.28亿元,同比增长16.07%。
资产质量方面,招股说明书显示,浙商银行2016~2019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61.02亿元、77.67亿元、104.14亿元及127.86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15%、1.20%及1.37%。
对此浙商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各类A股已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从资本充足率来看,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浙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8%、8.29%、8.38%及8.52%,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8%、9.96%、9.83%及9.89%,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9%、12.21%、13.38%及13.32%,均符合监管要求。
上述资深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同质化比较严重,浙商银行虽然近年一直在小微业务上发力,但还缺乏明显优势或者特色业务。
浙商银行此次上市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这也是多数银行上市的一大迫切需求。
“相对于国有大行,中小银行目前存在较大的资本缺口。在银行风险事件之后,同业刚兑打破,银行发行各类型资本工具难度加大。从原理上看,较厚的核心资本有助于其他层级资本工具的发行。加快在IPO等待队列的发行进度符合目前的需要。”兴业研究策略分析师郭益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