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新技术都会历经理论突破,性能提升,规模部署,体验优化等一系列演进,才有可能带来既有业务提效甚至催生新业务。我们可以看一下互联网和AI,TCPIP首次部署是在1970年代,而现在广泛流行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则是出现在1960年代。这些革命性的底层技术,都是由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规模小,适用范围窄一步一步优化迭代到今天的,历经了四五十年时间。而区块链系统,首次部署于2009年,到现在才刚刚十年。远远没到技术成熟、大规模使用的阶段。”王嘉平进一步对记者分析道。
金丘科技创始人左鹏从产业技术融合角度分析了区块链难以产生盈利的原因。左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要实现更大价值的应用落地,需要跨产业跨部门等多个复杂场景的协同,部分场景需要政府牵头才能高效搭建;其次,区块链是一种“后台技术”,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才能实现连接产业互联网的愿景。比如在供应链领域,区块链是信息流的赋能,而对物流的监控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就需要物联网技术。“归根到底,区块链还是需要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才能让区块链真正落地到各个产业中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