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虽然表现震荡,但场外资金流入趋势并未改变,作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流入渠道,北向资金上周持续净流入,而两融资金则维持高位整理,这都显示出主流资金看好A股后市。
更多中长期资金将入市
北向资金和两融资金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渠道,在本轮反弹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两者出现明显的增长,即使上周指数出现阶段调整,但两者的流入趋势并未因此改变。
首先来看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A股达45.29亿元,具体看,上周一至周五,依次净流入-15.31亿元、27.52亿元、4.93亿元、24.97亿元、3.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9月27日,9月份北向资金共计流入652.98亿元,超过今年1月份净流入的606.88亿元,创历史新高。
两融资金方面,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两融余额报9647.75亿元,仍然维持在高位运行。两融余额从8月19日两融标的扩容以来,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除了北向资金和两融资金,市场还有望迎来更多的增量资金,东莞证券策略分析师李隆海表示,近日证监会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一项是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中长期资金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社保、养老金、职业年金、海外机构、跟踪指数的被动资金等资金,此前已有相应的指示或措施落地,中长期资金引入的具体方案正逐渐完善。2019年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叠加定向降准。随着CPI下降,资金流向楼市得到控制,MLF下降通道有望开启,将推动资金面改善。此外,全球进入货币宽松周期,为资金面改善提供了宏观基础。
消息面上,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鼓励理财子公司通过发展标准化产品进入资本市场,有机构预计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或为资本市场带来超万亿增量资金。据招商证券研报测算,静态估算理财子公司资金入市长期有望带来不低于1.1万亿增量资金。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潘东认为,未来理财子公司可大力发展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有利于培育理财子公司对标准化产品的投资能力,深度参与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
资金青睐科技金融
北向资金方面,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9月份北向资金共加仓918只个股,其中加仓股票数量最多的平安银行被加仓2.84亿股。从9月以来北向资金增持数量来看,北向资金对银行股进行了大举加仓,两市共有10只个股被北向资金增持超过1亿股,而这10只股票中有7只是银行股。
从9月以来北向资金的持股变动比例来看,有139只个股的变动比例超过了100%,获得北向资金的明显增持。变动比例位居前三的苏州龙杰、宏达电子、中贝通讯的变动比例分别为33855.80%、2211.25%、1573.05%,对苏州龙杰的持股量从500股增加到了16.98万股,对宏达电子的持股量从5.38万股增加到了124.40万股,对中贝通讯的持股量从2.90万股增加到了48.52万股。可以看到变动比例位居前三的个股中有两个是科技股,反映了北向资金在增持银行股的情况下,对科技股的加仓也毫不手软。
两融资金方面,截至26日,在申万一级行业中,9月以来有20个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买入金额前三的分别为计算机、电子、非银金融,金额依次为87.53亿元、73.67亿元、47.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