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几年来证监会对退市制度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衡量上市公司退市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多,不适合在股市挂牌的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是市场进步的结果,也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重演。
随着四季度的临近,ST公司逐渐迎来大考,关于“摘帽”和“戴帽”乃至退市的话题再度升温,一方面部分ST股即将“逃出升天”。另一方面,有退市之忧的部分ST股则使出浑身解数,以求自保。
10多只ST股昨日纷纷涨停
9月24日,*ST康达发布公告,宣布由于“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导致公司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公司于2019年9月23日向深交所提交了对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ST丰华也发布公告,披露公司于9月12日收到控股股东隆鑫控股归还的全部占用资金和资金占用费,资金占用事项已消除,公司于9月23日向上交所提交了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
伴随“摘帽”申请公告的出炉,市场对ST股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除了*ST康达、ST丰华在周二双双拿下涨停外,*ST欧浦、*ST神城、ST中新、ST安通等另外11只ST股也纷纷出现在周二的个股涨停榜上。
国泰君安投资顾问张涛认为,近期部分ST股的走势值得关注,首先,随着中报披露完毕以及三季报预告的陆续出炉,ST公司今年的业绩走向、重组进程有了初步的轮廓,一些具备“摘帽保壳”可能的ST公司开始浮出水面,为市场炒作“摘帽保壳”题材提供了标的。其次,在当前A股市场短线整固要求较高,前期领涨股兑现短期收益的背景下,主力资金需要营造新的热点主线,而ST板块自4月份以来基本没有表现,具备低位启动的条件。第三,绝大多数ST股的股价在10元以下,主力资金只需稍稍发力,便有可能运作出ST股的局部行情。
掘金潜力股选股准确操作精细
随着“摘帽”题材股日益升温,如何在其中分一杯羹自然也就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普通投资者要想在“摘帽”行情中有所作为,一是要选股准确,二是操作精细。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指出,按照现行的退市规则,只要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ST公司即可“脱帽摘星”,照此标准,今年中报扭亏或三季报预计扭亏的ST公司将很有可能在年底具备“摘帽”的资质;因此符合2019年中报或三季报预告盈利、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每股净资产高于1元这三个条件的ST股几乎可以被认为已经预订了“摘帽”的资格,比如*ST高升、ST天润、*ST集成、*ST宇顺、*ST罗普、*ST尤夫、*ST荣联、ST远程、*ST菲达、*ST游久、*ST百花。此外,机构投资者的动向也能揭示一部分ST公司摘帽的预期,因为机构投资者是不会配置没有重大利好预期的垃圾股。
张涛则建议投资者首选那些受政策扶持、不惧宏观经济波动、业绩前景较为明确的未摘帽股,并对其进行组合投资,投入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可将资金平均分配,选择目前价格在3元以上8元以下的2至3只股票买入,每只股票一直持有至明年一季度“摘帽”后再卖出。在时机的选择上,“摘星摘帽”当日以及随后的3~5个交易日是“摘帽”股股价爆发的时段。不过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由于部分ST股的“摘帽”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补贴、债务减免等非经常性收益,这类“摘帽”股由于基本面不实,很难有持续性的“摘帽”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