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翘首以盼的长期资金陆续启程。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29个完成受托人资格招标、21个完成投管人资格招标。其中,已有十地的职业年金启动投资运营,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相继投入运作,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
这意味着,继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之后,资本市场再次迎来举足轻重的新力量。职业年金“强制性缴费”属性下的刚性需求和较长期限的考核要求,决定了它为资本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将稳定增长,且投资更趋长期化。
具体规模有多少?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已归集的职业年金基金结余或超过6000亿元,接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资金结余。而职业年金每年新增缴费有望很快达到2000亿元的量级,预计到明年底,“缴费+收益”规模合计有望超过万亿元。假设权益占比控制在10%,到明年底,保守预计职业年金入市资金将超千亿元。
明年底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职业年金和大家常提及的其他“长线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有何不同?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正式发布。职业年金开始进入公众视线。
我国的养老保障是“三支柱”体系,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支撑。其中,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属于第一支柱;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属于补充养老保险,是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则指个人储蓄性商业养老保险。
与企业自主决定是否建立的企业年金制度不同,职业年金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且有政府财政保底投入,由此可确保职业年金的稳定增长。
这也意味着,职业年金刚性需求带来的业务潜力巨大。目前,全国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近4000万人,单位及个人合计缴纳职业年金费用为工资的12%。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29个完成受托人资格招标、21个完成投管人资格招标,其中有十地的职业年金已启动投资运营。业内资深人士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都将相继投入运作。
据上述人士预计,考虑到投资收益因素,到2020年底,职业年金规模有望超过万亿元,将极大充实第二支柱的储备。
投资趋向长期化
由于与企业年金存在相同的保值增值诉求,职业年金的投资风格延续企业年金的长期稳健基调,即在确保绝对收益的情况下追求相对收益。尽管如此,在管理体制、运作模式、风险偏好等方面,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仍存在一定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作为职业年金领域的深度参与者,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险年金总监李连仁对此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他向上证报表示:从对受托人、投管人、托管人的考核周期来看,与企业年金相比,预计职业年金会趋向于更长期限。
以年度考核为主,经过3年至5年的合同周期后,才会决定职业年金机构管理资格的延续。
因此,据他分析,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预计会趋向于长期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会过多关注短期的业绩起伏。同时,在追求长期收益优化的同时,职业年金基金对安全性的要求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