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报头版:“降息”三部曲有望渐次奏响
央行日前宣布降准。分析人士认为,逆周期调节发力,降准只是“打头阵”。在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实现贷款利率换锚后,适时降低MLF利率以进一步降低实体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MLF利率下降就是降息。目前来看,降息“路线图”已逐渐清晰,“LPR机制完善—LPR基准推广—MLF小幅多次调降”的降息三部曲将先后奏响。
分红回购双轮驱动 夯实价值投资基础
投资上市公司是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重要渠道。2018年,A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1.15万亿元,实施回购510亿元,双创新高。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报股东力度持续增强。2019年以来(截至7月底),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1.15万亿元,已与去年全年分红规模持平。464家上市公司合计回购股份672亿元。
“长钱”陆续上路 十地职业年金投资启动
翘首以盼的长期资金陆续启程。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29个完成受托人资格招标、21个完成投管人资格招标。其中,已有十地的职业年金启动投资运营,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相继投入运作,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
央行降准标普纳A A股利好频频迎“金九”
继上周五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后,A股再迎利好。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昨日决定将1099只中国A股纳入标普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其中包含147只大盘股、251只中盘股、701只小盘股。该决定于9月23日开盘时生效。至此,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主流指数公司齐聚A股。
力挺A股 多路长期资金加速入市
近期,长期资金入市多次获监管层力挺,当前资本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稳步扩大各类机构投资者的队伍,拓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职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并作出相应制度安排。
外贸韧性强稳 增长仍需扩内需
据海关总署统计,按人民币计算,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0.8%,贸易顺差扩大46%。虽然外贸保持了很强韧性,但是考虑到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下行压力加大,对于稳定国内经济,积极推进落实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更显重要。
央行降准释放三大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预期中的降准来得正是时候,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发出了降准的信号,两天后,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就如约而至。
年内地方债发行近4万亿元 专项债加速输血基建
据统计,今年年内地方债发行近4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达2万亿元,部分专项债被允许作为一定比例的项目资本金使用。另外,国务院已被授权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专项债限额。
确保经济发展基本面良好态势 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有哪些
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旧动能转化趋势不断强化。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重庆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时表示,我们有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充足的宏观政策工具,能够确保经济发展基本面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