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入摩”再迎关键时点。MSCI官网发布消息称,8月指数季度调整将于欧洲中部时间(夏令时)8月7日公布结果,即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5时。该指数调整结果将于8月27日收盘后正式生效。对于此次指数季度调整有两大看点:一是指数个股的调整,二是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
MSCI官网宣布,8月指数季度调整将于欧洲中部时间(夏令时)8月7日公布结果,该指数调整结果将于8月27日收盘后正式生效。
根据此前公布的方案,MSCI将在8月的指数季度调整中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10%提升至15%,这是A股“入摩”扩容的第二阶段。2018年6月1日,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今年,MSCI扩容A股分三个阶段落实,5月份从5%扩大至10%、8月份扩大至15%、11月份扩大至20%。11月份,还将把中国A股中盘股纳入MSCI指数。
这意味着除了个股的调整,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将获得新的增量资金。据MSCI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研究部主管谢征傧此前测算,5%的初始纳入因子预期将为A股市场带来约220亿美元(约15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谢征傧曾表示,包括中国大盘A股、中盘A股以及创业板股票在内的所有中国A股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体系后,预计有望给A股带来合计8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
据MSCI研究,完成所有三步实施后,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预计权重约3.3%。MSCI将于8月7日宣布指数季度调整结果,并于8月27日收盘后生效。根据招商证券的测算,此次调整将带来被动增量资金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被动增量资金大概率在27日当天收盘前流入。
众所周知,互联互通作为外资进入A股的重要渠道,MSCI会重点关注沪深股通相关个股的调整。这意味着新入围沪深股通名单的个股进入MSCI指数名单的概率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被剔除出沪深股通名单的个股也会从MSCI指数剔除。
记者统计发现,自MSCI今年5月半年度指数审议公布的入选名单正式生效以来(5月28日收盘后),沪股通名单新增了26只个股,深股通名单新增了15只个股,移除了2只个股。
从行业分布来看,先入选沪深股通名单的个股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分布在1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其中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最多,有6只,机械设备涉及个股有4只,排名第二;电气设备、汽车、通信等行业涉及的个股数量均为3只。
从市值来看,入选个股中,最新市值最大的是鹏鼎控股,达809亿元;上海临港最新市值达650.19亿元,排名第二;天风证券、长城证券两股最新市值超过400亿元。另外,北汽蓝谷、贵州燃气、紫金银行等13只个股市值超过100亿元。
除了互联互通名单的调整以外,外资持股比例也会影响MSCI个股名单的调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并没有个股触及外资投资者持股比例达26%这一预警线。
2019年7月,沪深股通在个股净买入规模最高的包括招商银行、万科A和三一重工,净卖出规模最高的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海康威视。招商银行、万科A和三一重工分别净买入17.80、14.26和10.23亿元。与6月多只银行股不同的是,在7月净买入前二十大股票中,招商银行是唯一的银行股。净卖出规模最高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和海康威视,净卖出额为22、22和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