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的国企改革已进入下半程,国企改革的力度与范围在不断加码。上证报资讯统计,资本市场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平台和观察窗口,今年1月至7月,已有124家国企启动资本运作,数量与去年同期的81家相比增加了53%;同期,国资收购A股公司控制权也有逾40例,其中,地方国资平台为主力军。
上证报注意到,随着“双百行动”扩围、地方“综合改革试验”启动,一方面央企重要领域的改革在深化,另一方面,地方国企改革加速的趋势也已确立,有望成为下半年的重要看点。
地方“综改试验”启动
国务院国资委7月26日在京举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座谈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表示,各级国资委要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深化合作,在推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双百行动”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本次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座谈会还透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沈阳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简称“综改试验”)已正式启动。
“综改试验”期间,将允许驻三地的中央企业及其他地区国有企业根据综合改革需要,参照执行有关政策,真正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发挥改革合力。根据改革要求,综改试验区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到2022年努力打造成为全面落实国家战略的国资国企改革高地。
与地方“综改试验区”类似的,国资委选定的“双百企业”也在推动综合改革。据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的“双百企业”名单,截至今年4月28日,“双百行动”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已由去年8月的398家增至444家,其中新增试点单位共有48家(试点有增也有减),包括央企子公司39家,地方国企9家。多家A股上市公司“上榜”,例如:宝钢包装、中色股份、振华重工、农发种业、上海医药、海立股份、新筑股份等。据悉,混改、员工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及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内容都是“双百企业”综合改革的重点。
除了“综改试验区”以外,不少地方国企已经把混改作为改革突破口。例如,山东省国资委8月2日召开省属一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部署会议,省属一级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开启。据了解,此次会议要求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省属企业,除承担政府专项任务、具有特定功能的,原则上必须开展集团层面混改;同时要坚持“靓女先嫁”的原则,把好的资源拿出来改,把优质企业、优质资源、优质资产拿出来混改;确定了混改四个重要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员工持股以及国有资本主动进入民营企业。
地方国资频收上市公司股权
在A股市场,今年前7个月,已有41家民企宣布将有国资入主,其中,地方国资平台为收购主力军。在被收购的企业中,有些是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需要国资驰援,有些是出于大股东套现等理由,但其中不少公司的主营业务颇具市场竞争力,国资入主有助于其进一步拓展市场。
例如,曾是“中国园林第一股”的东方园林,去年来由于PPP业务造成的流动性危机,今年7月30日,公司实控人何巧女拟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北京市朝阳区国资经营管理平台。不过,国资入主也将为东方园林的发展带来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