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碧水源,同样出现了现金流的压力,今年7月中旬,公司将控制权转让给了央企中交集团旗下的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集团作为特大型央企,资源明显更为丰富,将帮助碧水源对标国际巨头,助力公司成为超大型国际化环保集团。
网宿科技正在进行的易主国资“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则是出于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套现需求,而国资入主更有利于促进公司业务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实施。今年7月份正式易主央企国投智能的美亚柏科,在其自身业务基础之上,有望借助国投公司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电子数据取证、网络空间安全和大数据信息化的综合竞争实力。
除了国资收购A股公司股权之外,今年上半年,央企重组地方企业的案例频繁出现,市场人士预计,这样的央地重组模式还将不断被复制。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7月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央企与地方国企的重组一直都有,这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有益,但央地重组不只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地方国企可以重组到央企中,央企也可以在结构调整过程当中把一些具备地方优势产业的企业重组到地方国有企业,各类社会资本也可以参与到这些重组过程当中。”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央地合作式的重组,是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突破,最终要实现三个目的:围绕主业做大做强做优,增强全球竞争力;围绕产业链条,优势互补,实现业务资源协同共享;围绕专业化,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效率和效益。
“如今2019年已经过半,距离实现2020年国企改革目标还有一年多时间,下半年的时间窗口非常关键。”李锦表示,上半年国企改革的特点:一是加快,二是在重要领域有明显的突破趋势。下半年则到了“网要收口”的时候,改革要精准计步,把“口”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