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7月份的到来,A股上市公司涉及资产重组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不过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也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不断有上市公司推出资产重组预案,另一方面,资产重组告吹的上市公司也在持续涌现。
本月19家上市公司重组失败
7月25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反弹格局,建投能源和兰太实业却未能遏制住自7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趋势,双双遭遇2%以上的跌幅,而究其原因,则是两家公司在7月25日同时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各自筹划的资产重组事项未能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
实际上,近期在资产重组事项上栽了跟头的A股上市公司并非个案,据记者统计,7月份以来已先后有吉药控股、中润资源、金贵银业、中光防雷、万方发展、继峰股份等19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各自的资产重组事项停摆,相较之下,6月份披露资产重组失败消息的的A股上市公司也不过15家。
除了重组失败公司的数量明显增多外,相关公司运作资产重组事项的周期也大幅缩短,比如吉药股份在7月11日宣布“正在筹划资产重组事项”并停牌,但到7月24日时便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股权收购事项”,间隔只有10个交易日。
从相关上市公司发布的终止资产重组公告透露的信息看,近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频频受挫,其中因重组标的资产价值评判意见不一而导致重组告吹的公司数量最多,如云南城投终止收购成都会展100%股权、和科达终止收购东田光电100%股权等都是因为交易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除了重组标的估值分歧外,市场发生变化、重组标的的盈利前景不确定,也是近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失败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监管审核趋严,一些上市公司主动终止资产重组事项。
国元证券投资顾问孙舒锴指出,近两个月以来,A股市场整体走势较为波动,资产重组各方对重组标的实际资产价值的判断会出现较大的出入。若资产重组双方此时采取定向增发,必然面临定增股价下挫,融资规模受压制的难题;若在弱市中采取收购资产的方式,又会面临收购标的估值失准的风险,买卖双方权益难以权衡,将导致重组推迟或失败。另外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重组方更愿意采取股权交易,而被重组方则主要倾向于现金交易,所处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大重组双方在交易方式方面的分歧。
49家公司加速推进资产重组
虽然近期有众多上市公司折戟资产重组市场,但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前赴后继地进入资产重组领域,据记者统计,7月份以来已先后有哈高科、商赢环球、华升股份、新湖中宝等25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资产重组预案,昊志机电、科恒股份、多喜爱等24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正处于股东大会批准、证监会审核等不同推进阶段,这49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总规模高达1670.18亿元,其中双汇发展定增吸收合并双汇集团100%股权的规模最大,达到390.91亿元。
虽然7月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热情异常高涨,但就并购重组类型而言却相对简单,同业横向整合、多元化战略以及借壳上市成为7月份A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主基调,其中又以同业横向整合最为突出,在7月份涉及资产重组的49家上市公司中,大冶特钢、长春高新等20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是为了跨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