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A股行情再度陷入调整,银行股的破净队伍也在壮大。截至7月23日,3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2家处于破净状态,占比超过6成,其中破净幅度最深的为华夏银行(600015),仅有0.6倍,未破净的银行则多是刚刚上市的次新银行。
五大行已集体“破净”
破净一族中,有7家银行的市净率低于0.7倍,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市净率也较低。
国有五大行工农中建交“无一幸免”。交通银行(601328)的情况最为严峻,最新数据显示,其市净率仅为0.65倍,五大行中垫底。
建设银行(601939)的情况稍好,目前的市净率为0.92倍。中行、农行和工行的市净率则分别为0.69倍、0.76倍和0.87倍。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银行是紫金银行(601860),今年1月刚刚上市,最新的市净率为1.98倍。
而张家港行(002839)则跌至5.57元,其最风光时,股价一度超过30元,市净率逼近5倍,不过现在已经威风不再。
“银行股真的好像是定海神针,大盘跌的时候不跌,大盘涨的时候也滞涨,今年年初5.3元左右买了中信银行,到现在也不过5.7元,不过我买银行股的初衷也是当固收类产品投资,比如中信银行,目前的股息率约为4%,和银行理财产品持平,如果碰到行情好,银行股还有一定的上涨,算是超额收益吧。”一位资深股民林先生对记者表示。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股的表现确实有些尴尬,一方面大型银行的估值的确非常具有吸引力,也是支撑大盘指数的中流砥柱;但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有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不良率存在升高的可能,也在压制银行股的表现。
“不过我对银行股并不悲观,每一次银行股大面积破净之时,都是市场的见底之日。随着经济数据回暖,实体经济也开始触底反弹,我认为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存在。”杨德龙说。
展恒基金公募基金研究员耿琼则指出,银行大面积破净一方面与市场整体表现有关,行业行情向底部靠拢时,破净股数量也会增多。另一方面,也有基本面、商业模式被认可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不良资产、坏账率、依赖对公业务等,再加上央行要求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扶贫等的放贷力度,这些风险较高的贷款投放对银行净资产造成一定压力。
不过银行股PB小于1,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且目前的市净率已接近历史最低值(0.80),下行空间有限。另外,再叠加银行股波动小、股息率最高(均值4.41%,相当于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抗跌等特性,当前安全边际较高,配置价值显著。
四家银行年内“保价”
股价不断刷新新低,不得不令上市银行们出手“保价”。
7月17日晚间,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同意TCL集团通过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股票至持股比例5%(含)以上。
上海银行A股股票在5月31日至6月28日期间,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触发了该行稳定股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