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两市连日缩量调整,全周上证指数下跌2.67%,深证成指下跌2.43%,创业板指下跌1.92%。在市场连日缩量震荡的情况下,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先是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出,而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数据显示,上周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39.68亿元,本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19.31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相比其他市场偏低,在历史上也处于较低水平。相比于中国经济的潜力,外资配置比例偏低,未来仍然会持续流入。
北上资金先抑后扬
进入7月份以来,北上资金未出现如6月份一般的持续净流入情况,北上资金净流入局面呈现震荡态势,流入流出现象参半。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19.31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32.71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13.40亿元,其中有5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入情况,4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出情况。
上周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北上资金在上周一到上周三连续三个交易日净流出,而后两个交易日净流入。具体来看,数据显示,上周5个交易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6.06亿元、-26.20亿元、-16.37亿元、24.36亿元、14.59亿元。全周北上资金净流出39.68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出35.97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3.71亿元。可以看到,在上周市场连日缩量震荡的情况下,北上资金经历了先流出后流入的情况,其中上周一两市明显调整,而北上资金的净流出力度也最大,而后北上资金净流出力度逐渐变小并在上周四开始出现净流入情况,可以说,北上资金由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对于大盘的震荡企稳有推动作用。
在北上资金上周出现先抑后扬的同时,深强沪弱的格局显现,上周沪股通资金净流出金额显著多于深股通资金净流出金额,而这种情况在7月份以来也表现得非常明显,7月份以来沪股通资金出现净流出,而深股通资金出现净流入。从市场表现上来看,上周沪指累计下跌2.67%,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43%,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1.92%,跌幅上沪市要大于深市。而从7月第一周的情况来看,沪指累计上涨1.08%,深证成指累计上涨2.89%,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40%,市场表现上也是深市更好。
对于短期北上资金呈现深强沪弱的格局,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将要开始正式交易,对成长板块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此短期市场呈现出了深强沪弱的情况。
渤海证券表示,综合政策、估值、业绩推动三方面的因素,当前政策仍处于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利好期,管理层对权益市场的发展提出较高要求,有利于资本市场环境的加速改善和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
银行股获明显增持
在北上资金上周出现先抑后扬情况的同时,从北上资金的交易情况来看,北上资金仍活跃于核心资产,对银行股有较为明显的加仓。
从上周北上资金的十大活跃股情况来看,Choice数据显示,上周沪股通、深股通共有30只个股进入十大活跃股名单,其中沪股通15只,深股通15只,在市场的连续缩量震荡行情之下,北上资金的成交活跃个股更为集中。其中沪市的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国旅、伊利股份和深市的五粮液、海康威视、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温氏股份在上周均5次进入十大活跃股名单中,可见北上资金持续活跃于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