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注意到,停复牌制度改革以来,沪市公司因重组长期停牌的现象得以解决。目前,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停牌均不超过10个交易日;因筹划现金收购资产则不再停牌,主要是通过分阶段披露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停牌。从实践来看,上半年仅38家公司因重组申请停牌,且均未超过10个交易日,有效保障了投资者交易权和市场流动性。总体上看,以往重组复牌后单边持续涨停的现象已基本不再。整体来看,并购重组概念炒作已显著降温,分阶段披露已逐渐受到市场认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披露重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来代替以往的长期停牌,投资者可以在拥有充分交易权的前提下,审慎评估风险和收益,自主决策。
提升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随着证监会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等制度红利的逐步释放,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是在支付工具方面,更加多元创新。定向可转债试点以来,因其博弈机制更为充分、条款设计相对灵活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并购重组的重要工具。从沪市来看,自赛腾股份披露首单定向可转债方案以来,已有8家公司在重组方案中引入定向可转债。同时,也有不少公司积极探索,综合利用发行普通股+可转债+支付现金等方式,设计出更有利于交易双方充分博弈的个性化重组方案。二是在募集资金方面,更加灵活便利。自拓宽配套募集资金使用范围以来,上半年沪市已有12家公司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有效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优化了资本结构。三是在交易安排方面,更加注重交易后续的整合绩效。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落实证监会“四个敬畏”“一个合力”要求,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突出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理念,更加关注重组后的实施效果,继续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