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A股指数处于反复磨底阶段,市场防御情绪较重;但随着估值持续调整,叠加资本市场开放进程加速,市场中长期仍具备投资价值。就基金投资来看,可从持仓结构上进行应对调整,多元化分散配置资产从而对冲风险。
从大类资产的配置角度上看,短期A股市场重回存量格局,在尚未出现积极信号之前需耐心等待、静观其变;而债市大概率维持震荡,其中利率债可能存在短期交易机会;QDII基金应适度降低权益仓位,构建权益、固收与另类资产等相对均衡的投资组合;而油价大概率加剧震荡,建议暂时回避。具体来看,权益方面,基金选择应以底仓型产品为主,对于业绩持续较好且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基金进行关注;在此基础上适当搭配择时、行业配置灵活的产品,提升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固收方面,在基金选择上依旧坚持以长期自上而下投资能力作为筛选主线,并辅以短期市场预判进行风格搭配的投资思路。
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具体配置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主动股票型基金、20%的积极配置混合型基金、40%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2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3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40%的货币市场基金;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2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20%的债券型基金、6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
短期市场重回存量格局,在尚未出现积极信号之前还需耐心等待、静观其变。对于基金投资,可从持仓结构上进行应对调整。一方面,在基金产品的选择上以底仓型产品为主,立足中长期管理能力,对于业绩持续较好且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基金进行关注;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适当搭配择时、行业配置灵活的产品,提升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
在产品的选择上,首先,市场防御情绪将占据主导,不建议做过多的风格和风险的暴露,基金组合以底仓型品种为主,立足中长期业绩管理能力,对于业绩持续较好且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基金进行关注。从市场主线来看,驱动股票市场的核心因素将回归盈利,注重公司基本面、具备突出选股能力的基金经理及产品仍是组合重要的底仓配置。其次,在市场反复磨底的过程中,延续上期建议,选取具备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的灵活型产品,发挥基金经理的投资优势,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最后,结合当前市场环境,短期市场受多重负面因素压制风险偏好明显回落,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也逐渐进入战略配置区间,包括估值支撑、政策相机抉择、风险事件缓解,都可能成为中期市场再度上行的动力,在此背景下组合内可适当搭配择时能力较强的基金,达到适时调节组合风险的作用。
由于当前经济基本面依旧承压,且货币政策在通胀、汇率等多方面因素掣肘下难以出现边际宽松,但大概率仍将通过灵活使用政策工具熨平流动性短期波动,因此整体上看,债券市场支撑力量仍然存在,但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债券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其中,利率债在预期波动下可能存在短期交易机会,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呵护下回调幅度难超预期,波段交易获利空间仍较为有限;相比之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利率仍能维持基本稳定,杠杆套息策略收益更具确定性;而权益市场调整之后转债资产具备配置价值,但对择券能力要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