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报方面,据光大证券策略团队统计,截至4月10日晚,全部A股、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披露率分别为34.4%、3.0%、46.9%和99.6%。从业绩预告的性质来看,正面预告占比56%,低于年度预告中正面预告比例3个百分点。以披露率较高的创业板为例,光大证券策略团队称,创业板已披露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4%;创业板2019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靠前的行业为纺织服装、汽车、轻工制造和医药,对板块业绩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为医药、通信和汽车。
谢超认为,在2018年业绩预告中,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除了商誉减值以外,更多是存货减值和应收账款坏账。伴随融资环境改善,预计应收账款坏账带来的财务费用增加有望出现改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边际利好,对融资需求较高的建筑、地产等行业有望受益。
市场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A股在一季度中旬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带来了市场前期情绪的高涨。截至4月11日收盘,今年沪指累计上涨27.91%,深成指上涨40.31%,沪深300指数上涨32.78%。川财证券分析师邓利军认为,一季度A股市场的上行源于风险偏好上升带来的估值修复,进一步而言,风险偏好的上行本质上来自于政策出台提升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改善的预期。
展望二季度,资本市场新一轮机遇期是否有望开启?国信证券分析师燕翔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有望成为驱动2019年全年市场运行的逻辑主线之一。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沈盼认为,科创板作为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科创板给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科创板而来的,不仅是优质标的,让投资者得以分享时代增长的红利,而且有望引入良性竞争,通过二级市场资金“用脚投票”,倒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科创板为实体经济“通渠”,使得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够在资金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直接融资带来了生产活力,并进一步通过盈利与股票市场形成共振。此外,科创板试点的注册制,有望加快A股市场发行承销等制度和上市公司估值体系的变革。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认为,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实行后,对现有IPO影响较小,预计对市场资金分流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