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重要饮剂药企香雪制药在这一波转型布局中也一直积极尝试。其战略定位是在稳定传统药品发展的基础上做大饮片,除此之外强调转型升级,向高端医疗和精准医疗转型。
李懿透露,香雪精准研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TCR-T技术,是通过对T细胞(免疫细胞)受体进行优化,大大提升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从而增强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这一技术还实现了对T细胞杀伤力的有效控制,使其只针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杀伤,而不会攻击正常细胞。
据了解,李懿1991年前往英国并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此后20年中,他长期从事TCR药物研发工作。在英期间,李懿就已在TCR-T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发了TCR引导进化技术且以此优化出全球首个人源高亲和可溶性TCR.2005年,这一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也正因这一成果,使TCR具备了可投入药物使用的价值。2011年,李懿回国发展,任职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次年10月起,他担任香雪精准总裁,搭建起了具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基地和转化平台。
香雪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公司TCR-T项目临床稳步推进,2017年3月公司收购细胞治疗公司益诺勤。益诺勤优势在于其有固定合作密切的约30家医院,且医院均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其模式是直接在医院里设置科室(约十几家),比设置研发中心的关系更加牢固,不会受政策的影响而关闭,有临床资源。”
财通证券此前研报指出,香雪目前很多品种(包括抗病毒、橘红等)都是双跨药物,只有极少数属于专供处方。由于医院的药品盈利较薄,医院方面主要需要的是发挥品牌推广的作用、结合医生向病人宣传药品。而对于药店终端公司则需要严格的区域划分,控制经销商窜货。 以中药饮片见长的香雪通过抓住中药饮片为高风险投入的创新药研究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撑。
机遇风险并存
创新药在欧美国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投资重点。企业、资本的热情也逐渐升温。
但创新药以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著称。据德勤报告显示,研发一种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经从低于12亿美元增长至15.4亿美元,耗时也从10年增长至14年。根据IMS统计,201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近6000亿美元,但我国占据的市场不足100亿美元,占比仅略超1%。同时,国内仿制药占比达到96%,上市的创新药也多为Me-too药(派生药),缺乏First-in-class(首创药物)。
在医药市场方面,目前仿制药品种和生产供给量足够大,可以满足中国大部分的医药需求。但是仍有少量的医药需求还未满足。尤其是肿瘤治疗等需求还依赖于外企创新药,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正因此也给国内创新药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技术层面,国内临床研究为创新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创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临床研究,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是创新药研发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随着国内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临床前和临床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发展成熟,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药研究产业链逐渐开始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回国生物医药学科人才逐渐形成气候。创新药研发具有长周期、专业性强等特性,对团队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