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资产价格上涨的过程中,这种背离不断加大,使得上涨的逻辑面临考验,直到达到某个临界点,行情骤然发生变化。近期,海内外风险资产出现调整,可能意味着行情已经越过这个临界点。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逐渐超越了对货币政策放松的期待。随着金融市场的关注点从“比谁好”转向“比谁差”,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风险引起警惕,成为调整的重灾区。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开启“比差”模式,估值修复的故事可能将告一段落,资产价格走势正回归经济基本面这条主线,经济韧性成为国与国资产间较量的胜负手。
长江证券宏观研究赵伟团队警告,经济景气回落、资本外流及外债集中到期压力下,警惕新兴市场爆发尾部风险。赵伟表示,回溯历史,全球经济周期尾端,新兴市场中长期走势均显著承压。
行情回归基本面
年初以来A股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风险偏好回升,与海外风险资产上涨存在一定的共性;此外,国内流动性充裕也助推A股市场上演估值修复。
近期随着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情绪加重,风险偏好回落,A股市场走势难免受影响。同时,短期内流动性可能难以变得更加充裕。春节过后,央行明显减少了流动性投放,3月至今央行只开展了3次逆回购操作,单月资金投放量创了2015年5月以来新低。进一步看,A股估值已经有所修复,继续扩张需要基本面的支持。
接下来,A股走势有望回归基本面。在年报业绩披露期,行情分化和波动加大可能在所难免。不过,估值没有明显透支、货币政策难以转向、流动性仍将合理充裕,加上宽信用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有望率先调整到位,这些都为A股走势提供支撑。与部分新兴市场相比不宜低估中国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的韧性。
华泰证券张继强等认为,股市估值修复行情可能告一段落,市场需要新的驱动力,能否有业绩驱动,催生新的持续热点可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当下位置A股并不危险,向上的空间仍然大于向下的空间,最大的变数是时间和方向。如果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股指在此点位进入震荡阶段应是大概率事件。
财富证券报告称,中国经济调整或已进入尾声。经历过一季度估值快速修复后,二季度A股市场大概率迎来震荡整理,但全年将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