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发布,制定了多重目标,并要求推动上海市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同时,上海首个氢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平台成立,力争3至5年建成“环上海加氢站走廊”。上海的中期目标(2021年-2025年)包含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整车企业1家、动力系统企业2-3家、关键零部件企业8-10家,进入世界前三的一流研发与公共服务机构2家,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成加氢站50座,乘用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特种车辆不少于1万辆。在公交、商用大巴、物流车前期试点运行成功的基础上,适时扩大推广规模。
2018年1月,武汉发布首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将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辐射全国影响国际的中部氢能与燃料电池创新密集区和产业中心区。到2025年,武汉将形成3-5家氢能国际领军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他特种车辆总计1万-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江苏多个城市发布了或正在筹划氢能产业发展计划。今年1月,《张家港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到2020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在2019年正式实施“十城千辆”推广计划。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张家口、成都、郑州、如皋、佛山、潍坊、苏州、大连等城市可能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