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投诉数据亦显示,2018年电商行业投诉量紧随互金行业之后,排名第二。在有效投诉量排名前十的非互金类商家中,电商平台占据五席,京东、天猫、淘宝、苏宁易购、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全部在榜。
警惕消费新“雷区”
2018年的一些消费者侵权行为,也蔓延到了2019年,并且有望成为下一个投诉热点。
例如《电商法》中禁止的默认搭售行为,在一些在线旅游平台上依然存在。据聚投诉方面介绍,截至2019年3月14日,聚投诉累计受理消费者对各大在线旅游平台默认购买加速服务的有效投诉2183件。
其中,携程旗下的智行,因在APP购票流程设置中默认消费者选择“加速包”,在2018年遭遇大量投诉。然而,其依然变相默认设置,进入2019年春运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其投诉量已逾1000件。截至目前,智行相关有效投诉2078件,占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投诉量的95.2%。
而在线视频网站会员服务量攀升的当下,自动续费的“坑”也在抬头。2019年2月,有用户投诉反映,参加了腾讯视频3天体验活动。根据活动规则,必须开通自动续费,但可以在活动结束前24小时随时关闭自动续费。
该用户称,于2019年2月18日21:39开通自动续费,按规则应可以在2月20日21:39前关闭自动续费。事实却是,该用户于2月20日11:07解约,但早在10:31已被续费。截至3月14日,聚投诉平台累计受理腾讯视频有效投诉167件,绝大部分涉及扣费问题,解决率仅3.6%。
婚恋交友行业同样存在“雷区”。据潘俊珺介绍,截至2019年3月14日,聚投诉平台共受理关于珍爱网的有效投诉共计2997件,投诉量位列婚恋交友行业第一。
投诉集中反映称,消费者在珍爱网线下门店被多名销售人员轮番“聊天”数小时后,在头脑“昏昏沉沉”的情况下购买了婚恋服务,事后不予退款。相关投诉中,涉及“洗脑”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542件,占比51.5%;涉及“霸王条款”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343件,占比44.8%。
更需要警惕的是,在该平台的投诉中,涉及“欺诈”关键词的有效投诉1042件,占比37.8%。在平台上交友的过程中,有消费者甚至在怀孕后,才发现对方已婚已育的情况。
除上述案例之外,各色“陷阱”不胜枚举。“建议加快对于新型行业的立法与行业监管进度,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在消费者保护领域努力实现社会共治。”围绕未来消费者维权的改善,潘俊珺直言道,“也需要关注到,缺乏责任感的网民消费者比重正在增加,依法维权、诚信维权、文明维权应当成为所有维权机构重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