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指数周四震荡收涨0.14%,并使周线涨幅扩大至3.75%。若周五市场不出现猛烈下跌,上证指数有望迎来周线九连阳。
回顾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沪指周线九连阳仅出现过五次。最近一次要追溯到2015年1月。
金融股、科技股比翼齐飞
上证指数如果实现周线九连阳,则是以2019年首周作为起点。当时沪指探底回升,定格了截至目前的全年低点2440.91点。
在此之后,上证指数整个1月份沿着5日均线震荡走高,全月涨幅3.64%,单周成交金额多维持在6500亿元左右,较去年年末基本持平。
进入2月份,上证指数呈现显著的“量价齐升”。春节假期后短短3周内,沪指周线涨幅分别达到2.45%、4.54%和6.77%,单周成交金额分别达到8413亿元、11943亿元和19763亿元。
截至本周四收盘,上证指数单周成交金额已升至18746亿元,周五大概率将突破2万亿元,这也将是自2015年11月以来,沪指单周成交额再度站上2万亿元关口。
金融板块成为推动本轮沪指周线九连阳的最大功臣。
以申万行业划分,非银金融行业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53.02%,高居所有一级行业首位,细分下的券商行业涨幅更是达到67.94%。前20大权重股中,中国人保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38%,中信证券、中国人寿涨逾40%,中国平安上涨25%。
科技类个股虽然指数权重不高,但5G、边缘计算、超高清视频等概念题材轮番爆发,对市场赚钱效应构成明显提振。市值较大的科技股中,工业富联累计上涨48%,隆基股份上涨49%,5G领涨龙头东方通信今年暴涨253%,公司市值跃升至509亿元。
内资外资加速进场
指数“量价齐升”离不开增量资金的助推。数据显示,多路资金今年以来正加快进入A股市场。
北向资金近期动向持续引发关注。
今年1月份,沪股通、深股通渠道合计实现净流入606.88亿元,创下互联互通以来的历史新高。2月份,在春节休市一周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单月继续净流入603.92亿元。3月以来,北向资金在前3个交易日进一步净流入107亿元,但在最近两日转为流出态势,合计净流出48亿元。
境内投资者不甘落后。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在2月18日至22日当周,证券市场新增投资者数31.61万,环比大涨53%,并成为自2018年4月以来,首次单周新增投资者数超过30万。
春节假期之后,代表着高风险偏好资金情绪的两市融资余额在连续18个交易日中出现17天增长。截至3月6日收盘,两市融资余额增至8332.78亿元,为近5个半月新高。
牛市确立还是资金亢奋?
回顾历史,21世纪以来,沪指周线九连阳此前仅出现过5次,其中4次发生在2006年至2007年牛市期间,剩下一次发生在2015年牛市期间。
可以简单推断,或许只有在牛市真正确立之时,沪指才可能录得周线九连阳的强势表现。换句话说,沪指周线九连阳可以作为判断牛市是否成立的特征之一。
但与之前相比,本轮沪指周线九连阳还是存在某些不同之处,背后隐藏的意味值得深究。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上证指数收获了一波周线九连阳,累计涨幅约35%,且同样伴随有成交规模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