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整体的混改仍然较慢,速度没有市场预期那样快,仍然具有很强的试点色彩。”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在管理层不断强调下,有可能2019年会加速。”
记者了解到,除央企混改受推动外,地方国资的混改可能也将进一步提速。
据悉,部分地方国资对于混改存在“指标应对”情形,已引起部分监管层人士关注。
“混改的核心是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提升国企效率,完善公司治理,但很多地方上都对其安排相应的证券化率完成度来交差,与混改目的背道而驰。”一位接近国资系统的国企人士称。
据其透露,一些地方国资将挂牌新三板等举措也视为混改任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这些运作对国企改革的促进效果十分有限。
“一些地方政府内部发文要求把证券化率提到多少多少,但实际上这个量化指标,很多时候就靠挂牌新三板、挂牌区域股权市场完成纸面任务,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国资混改的真正目标。”上述国企人士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国资混改的督促和考核力度,应进一步按实质大于形式原则来推动,对混改带来治理结构的优化、国企效率的提高实现综合式评估。
“如仅从证券化率或股权激励等角度来看,地方混改是否得到推动,其实还是很难的;因为实现证券化率,哪怕股权结构也多元化了,但仍有一些国企无法避免的存在效率低下等老问题,这是国资改革和混改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前述投行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