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0年上市之后,康得新股价曾涨幅近十倍,并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成功跻身1000亿市值公司之列,因而晋级为“网红大牛股”。然而,进入2018年之后,康得新却画风突转,股价频遭遇“闪崩”,截至目前,其最新股价较2018年年初时已跌去超7成,而若与2017年的历史高峰时期相比,其股价跌得只剩零头,最新市值更是蒸发近800亿元。那么,这只曾经的“网红大牛股”究竟怎么了?那些潜伏在该股中的机构?
市值较高峰时蒸发近800亿
1月16日,康得新开盘便“一字跌停”,股价报5.8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87.57亿元。而就在前一个交易日即1月15日,康得新也被砸在跌停板上“动弹不得”。
资料显示,康得新于2010年上市,一直被市场视为白马股,股价涨幅近十倍。尤其是在2017年市场追捧白马股的背景下,康得新晋级为“网红股”,股价在资金爆炒下一路“高歌猛进”,并于2017年11月22日创下历史新高26.71元/股,成功跻身1000亿市值公司之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然而,进入2018年之后,康得新股价一路下行。2018年6月1日,康得新更是“爆雷”,股价遭遇“闪崩”并跌停,打得投资者措手不及,随后其赶紧停牌,尔后更是抛出购买股权等“招数”。不过,2018年11月6日复牌之后,康得新却连续遭遇三个跌停,此后股价更是急速下行。
截至1月16日,康得新的最新股价较2018年年初价格已经跌去超7成,而若与2017年的历史高峰时期相比,其股价跌得只剩零头,最新市值更是蒸发超80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康得新便从曾经万人追捧的“网红大牛股”沦落成“地雷股”。
多种因素导致跌落“神坛”
那么,什么东西的“杀伤力”如此强,竟能让康得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大牛股”的“神坛”跌落?
记者通过翻阅康得新近一年来的公告及公开资料发现,康得新之所以沦落为“地雷股”与其自身频频“爆雷”有关。
债券违约是康得新股价暴跌的直接原因。康得新1月15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18康得新S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违约,涉及违约金额为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随着“18康得新SCP001”未能如期偿付,康得新也成为今年首家债券违约的公司,同时公司目前共有存续债券35亿未兑付,其中“18康得新SCP002”的兑付日为今年1月21日,涉及金额为5亿元,其兑换压力较大。
现金流紧张则是其股价一年多来暴跌的根本原因。2018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当年9月底,公司流动负债达121亿元,包括61.8亿元的短期借款、45.9亿元的非流动负债,其中应付债券为40.47亿元。而此时,康得新账面上的现金额仅为167.81亿元,因此,公司其实面临着高额债务问题。
信用评级被机构频频调低也加剧了投资者对康得新的恐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由于现金流紧张,去年12月以来,康得新已经被穆迪、惠誉、上海新世纪、中债今日等机构先后降低信用评级。比如1月5日,新世纪评级将康得新主体信用等级由BBB下调至CC;并将“17康得新MTN001”“17康得新MTN002”信用等级下调至CC,同时将其列入负面观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