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证券则提出, 次新股表现受风险偏好影响较大,每年2-4 月出现“春季躁动”时,由于次新股流通市值较小、存在转送预期,因此股价表现相对较强。从月度表现来看,次新股在2 月上涨比例高,次新股个股相对上证综指、沪深300 指数的超额收益,具有明显的“二月效应”。
事实上,近期市场交投热情明显提升,部分次新股优质标的经过不断调整后,目前估值已来到较低水位。招商证券建议,由于次新股流动股本较小,投资者可以在1月提前关注或者布局。
那么,上市后涨幅较高的次新股来具有哪些特征呢?招商证券表示有两类:一是股东动机明显,涨幅较高的次新股对应公司在上市当年或者上市后一年、两年发生股权激励及并购的公司比例高于次新股总体。二是从业绩来看,短期涨幅较高的次新股和业绩关系相对较小;中期涨幅较高的次新股往往业绩占优,意味着次新股上市后一年至两年的时间前后,市场开始更关注次新股的成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