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看来,好未来的野心勃勃是它在分散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
教育企业扎堆上市
尽管政府监管政策在不断加码,但是从整体行业规模和市场活跃度来看,教育市场皆处于扩张阶段。德勤中国在去年底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中指出,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估计达到人民币2.68万亿元,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36万亿元。
与此同时,政策和资本也依然发挥着教育产业加速器的作用,特别是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而投资市场在截至2018年6月,就已发生137起教育行业投资案例,投资总额已达25.7亿美元,超过了2017年全年水平。
2018年首先是教育民促法修正案落地实施,民办教育行业步入成熟,美股、港股、A股市场则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教育企业资产证券化浪潮。
“只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更多监管的细节和流程逐步确定,对教育市场的管理逐步规范了,行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未来。”深圳一教育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林芳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以留意到近年来在A股市场出现的教育企业重组或借壳,还有纷纷赴港股或是美股上市的教育企业,可以看出,亟待落实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解到,港股方面,有7家教育企业成功上市,美股上市有5家,已通过港股聆讯的有3家,包括新东方在线、沪江、银杏教育;正在排队的还有8家。
此外,A股中不乏教育企业借壳的事例。中公教育成功借壳亚夏汽车、三垒股份收购美吉姆、汇冠股份剥离资产更名为三盛教育、开元股份剥离资产专注职业教育、中泰桥梁剥离资产并更名为凯文教育、中金资本获得昂立教育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自此,A股纯教育股增至7家。
几乎同时,新三板挂牌的教育企业也纷纷摘牌,截至2018年前11个月,共有40家企业相继从新三板摘牌,其中不乏教育细分领域的龙头,比如华图教育、和君商学、新东方网等。
教育企业的资本化路径日渐清晰。蓝象资本创始合伙人宁柏宇对记者指出,当前教育正处于投资的黄金十年,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制度方面都是乐观的。大家投资教育的原因是旺盛的需求,教育是阶层的复制。同时,科技对教育的渗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都很慢;未来,教育领域里出100家或者200家10亿美元的教育公司是大概率事件。
AI加持成趋势
同时,科技+教育是必由之路也是必然趋势,但任重道远。2016年在线教育行业中,直播模式大火,新东方在线COO潘欣称,直播成为在线教育行业标配时,它便成为一项基本功能,而非决定一个企业成败与否的主要因素,其“非模式、非普适、非万能”的特性,决定了直播未来会成为趋势,但也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非一类商业模式。
VIPKID创始人及CEO米雯娟透露未来VIPKID会利用智能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以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形成一套实时反馈、持续迭代、可追踪的教育产品和系统。”
掌门1对1表示,未来要将产品与人工智能全面接合,构建高智能化ICPE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匹配、智能课堂、智能评测等功能。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情绪智能识别技术将成为第一个引入掌门1对1系统进行测试应用的项目。
GES大会上,乂学教育执行官周伟表示,人工智能一定不是万能的,作为未来教育企业没有人工智能是万万不能的,人工智能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教和分析,不能把育这件事情交给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