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能不济成为12月中下旬以来A股运行的主要特征。26日,上证指数成交金额再度不足千亿元,收报2498.29点,下跌0.26%,创业板指数则下跌0.74%。分析人士指出,之前上证指数经历998点、1664点时,市场都存在双底博弈阶段,目前也有相同情况,这也是短期内资金基于右侧确定性“门外候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2500点上下震荡整固,也为投资者布局春季行情提供从容的介入时机。
底部料多次夯实
在经历前期2500点“三下三上”后,26日沪指未能守住2500点,但整体仍维持在2500点一线持续震荡。
一位市场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双底博弈阶段,历史上单底情况并未多见。即使前期跌破的2638点,也曾经历过双底博弈,当下情况与2008年的1664点较为相似。
2008年10月28日,沪指跌至1664点后企稳回升。在反弹过程中,指数围绕60日均线反复震荡,之后向下运行,量能也持续萎缩,在12月31日完成二次探底。
“2018年10月19日市场见到调整最低点2449点,此后的反弹也是在60日均线反复纠缠,但从12月14日开始向下运行,目前正在完成二次探底的走势。”上述市场人士表示。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当前市场与2012年有诸多相似之处。“市场经过长期调整,前期利空逐步得到消化,整体估值与盈利已趋于匹配,但风险偏好仍然处于低位”。
当下市场状况类似历史上哪个年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的重要底部形成都是不断夯实的结果。西南证券策略分析师朱斌表示,从历史上看,无论是2005年、2008年、2013年或是2016年的见底反弹,从未有过一蹴而就的过程,市场在见底上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进三退二、甚至二次探底的状况。
联讯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康崇利表示,沪指有望在2500点位置构筑双底,与美股共振回升,银行等权重股的探底回升给市场重新构筑双底带来更大可能性。
“短期内美股的止跌回升将很快出现,外围市场的负面扰动降低后,对A股的回升将带来正面支持,且全球资金流至A股这个价值洼地的概率也较大,资产配置方面将能够获得更多长期价值资金参与。”康崇利分析道。
预演春季行情
虽然指数在2500点一线踟蹰不前,但可以看到,市场人气回暖迹象明显,创投概念、5G主题、次新股近期持续活跃。
A股历来有春季“躁动”的传统,主题类投资重新活跃,当下或是正在预演春季行情。
广发证券此前研究指出,春季“躁动”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行业也存在一定的线索可寻,年初的核心主线会引领相关行业“躁动”。
华泰证券研究员陈莉敏表示,2009年以来,即使A股上市公司处在盈利下行周期,春节前后均出现春季“躁动”。复盘十年春季行情可以发现,随着对经济基本面悲观预期的提前释放,春节前15-10个交易日有望迎来反弹。周期与成长板块受益扩内需政策和流动性宽松,有望涨幅居前。
“从历史表现看,可以把春季‘躁动’行情划分为三阶段:躁动前、节前躁动期、节后躁动期。‘躁动前’一般为11月至1月,其市场表现与春季‘躁动’期间的指数涨幅一般呈现负相关,前期涨幅越高,春季‘躁动’涨幅的空间和行情时间跨度越有限。”陈莉敏说。
申万宏源证券策略分析师傅静涛也认为,12月是春季行情准备期,可以耐心等待后续政策催化,开启春季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