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2016年以来上市公司送转比例下降明显。一是上市公司平均送转比例大幅下降。上市公司平均送转比例在2015年达到0.99的峰值后,逐渐下降,2017已经降至0.51。
二是高送转公司数量及占比均下降明显。高送转上市公司数量由2015年的459家下降至2017年的290家,占比由85.79%下降至48.82%。这说明在监管机构对高送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不断规范和明确的影响下,上市公司对高送转的热衷程度有所降低,管理层对高送转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理性看待高送转
据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高送转效应生变投资者要谨记“八项注意”》一文的研究结论:短期来看,高送转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公告日后20天的股票平均价格比公告前出现显著下跌,这可能与大股东的减持有关;长期来看,上市公司高送转后两年内业绩没有明显改善,股价表现低迷。
投资者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警惕上市公司“高送转”窗口期内是否存在大股东解禁事件。
第二,业绩稳定增长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本扩张的前提条件,否则每股收益面临稀释的风险,投资者需明确上市公司高送转后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第三,随着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规范,现金股利将成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分配形式。高股息率意味着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现金分配能力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投资者能够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具有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