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又将提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海南创新驱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财税政策等几个文件。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又迎来政策红利。
11月14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工作方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将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这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个信号非常明确,就是中央希望海南加快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当前的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在40周年之际跨上一个新台阶,承担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的海南,就是中央大胆试、大胆闯的一个具体抓手。
创新驱动要结合优势特色
李世杰认为,本次会议通过的《海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有密切关系。《指导意见》中对于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详细阐释。
在李世杰看来,创新驱动战略与海南的发展定位有关,发展逻辑要与海南的优势结合起来,热带农业、海洋、航空产业都是海南的优势或特色。
白明认为,从当前的情况看,海南创新驱动战略最大的短板是人才和营商环境。“海南也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并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改善。”
与海南早前启动“百日大招商”活动相配套的政策是“百万人才下海南”,提供了巨大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前往海南落户、创业。
李世杰认为,人才是海南的短板,导致创新动力不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海南进行创新体制改革。
“中央提到,海南要设立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这给海南提供了很好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向。”李世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实际上不必要搞“人海战术”,以前靠“堆人堆钱”的思维未必适合海南的发展。
在受访专家看来,海南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是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这一尝试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超常规思路。
中央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本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关财税政策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