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报落下帷幕,上市公司业绩跃然纸上。据统计,前三季度,广西省37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29.54亿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86亿元,同比增长21.62%。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上市公司中有2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达73%。
14家公司业绩实现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广西省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继续稳中向好。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也实现同比增长。
从营收规模来看,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最高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恒逸石化、柳钢股份、柳工、桂东电力和柳药股份,分别为608.29亿元、344.53亿元、134.66亿元、94.24亿元和87.10亿元。这五家公司营收规模合计达到1268.82亿元,占广西省所有A股上市公司营收总额的73.3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博世科、南宁糖业和粤桂股份。分别同比增长105.12%、68.77%和65.07%。此外,柳工、中恒集团和黑芝麻的营收同比增幅均超过五成。
从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角度来看,柳钢股份、恒逸石化和桂冠电力是当之无愧的盈利大户,净利润分别达到32.54亿元、22.05亿元和20.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ST南化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相关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9.04万元。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季度ST南化控股子公司绿洲公司重整事宜已经法院裁定受理,由重整管理人接收管理,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同时原承担的超额亏损转回,这使得ST南化经营业绩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的公司还有两面针。公司1月份至9月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54万元。
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来看,柳钢股份、百洋股份、柳工和博世科都实现了翻倍增长,表现十分突出。其中,博世科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05.12%和111.59%。
对此,博世科董秘陈国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积极贯彻年度经营计划,不断推进市场拓展、项目建设等工作,特别是在手订单顺利实现业绩转化,使经营业绩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陈国宁同时告诉记者,公司在手订单将支撑业绩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公司新增合同额为32.79亿元;截至三季报披露日,公司在手合同累计达131.77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有14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增长。从这些业绩向好的公司行业分布来看,并无明显的行业集中度,化工行业和医药行业的公司相对略多。其中,化工行业有3家、医药行业有2家。
业内人士认为,化工行业公司业绩向好与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对石化化纤产业链经营发展构成利好不无关系。
恒逸石化曾在半年报中表示,原油价格回暖复苏并保持在合理区间,成本端给下游涤纶和锦纶的化纤产品提供了比较好的价格支撑,有利于“原油-PTA-涤纶”与“原油-苯-CPL-锦纶”产业链的经营发展。
10家公司业绩亏损
除14家业绩同比增长的公司外,还有13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出现下滑,更有10家公司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