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经济三季报陆续亮相 广东总量最大云南增速最快
地方经济三季报相继亮相。据上证报粗略统计,目前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14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6.7%的增长水平。
驰援资金陆续到账 深圳“风险共济”迈上新台阶
伴随着深圳“风险共济”专项资金的到位,深圳国资驰援A股上市公司正式从“自有资金低阶救助状态”晋级“专项资金高阶纾困状态”。
险资9月投资股票和基金增加2400亿
资本市场震荡波动之时,9月险资权益投资比例却升至年内最高点。据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87万亿元,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30万亿元和0.89万亿元,合计2.19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8.17%和5.58%,合计为13.75%。13.75%的比例已攀升至年内最高点。
国务院首亮“家底”:去年国企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2017年,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41.0万亿元,负债总额217.3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16.2万亿元。全国金融企业所投境外机构资产规模18.1万亿元。
A股将迎长期资金 万亿元银行理财入市在望
截至目前,包括徽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等在内的16家银行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产品获准直接投资股市,A股将迎来银行系长期资金,有利于提振股市信心,并带动其他资金进入股市。
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共31家 8家央企子企业试点方案获批
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已开展三批共50家混改试点,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共31家,包括10家央企集团下属子企业和21家地方国企。
超华科技虚增利润案被判 逾百名投资者排队索赔
超华科技虚假陈述投资者索赔案日前有了最新进展。在10月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投资者胜诉后,超华科技提起上诉,原告代理人之一、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以及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谢良律师日前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已于10月16日收到了法院送达的超华科技上诉状。
政策资金齐出 缓和市场情绪
针对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各部门近日纷纷出台对应措施。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了解到,各地国资正在积极配合上市公司解决流动性困境,也有券商通过降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警戒线等方式,进一步缓解优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压力。业内人士分析,从股权质押入手,能有力缓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难题,拆解资本市场因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等带来的股价下跌等问题,对缓和当前市场情绪有重要作用。
全国首单纾困专项债拟在深交所发行
10月24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纾困专项债券发行公告在深交所官网披露,将于10月26日簿记发行10亿元。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单纾困专项公司债券。
回购“修法” 券商股“顺时”启动回购
10月22日,《公司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审议,拟修改完善公司股份回购制度。截至目前,方正证券已经启动回购,为上市券商中首家。业内人士表示,面对估值偏低的行情,券商通过回购来稳定股价。未来证券行业股票回购或持续进行,但券商之间会存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