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尚不清楚这次黑客攻击来自何处,以及这些数据会对当事人造成多大的损失。但根据今年5月生效的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Facebook一旦被确认发现了问题而没有采取措施,就会被认定违反隐私法,而被处以巨额罚款。根据facebook去年销售额406.5亿美元来计算,Facebook或将被处以16.3亿美元罚款。
消费者版Google+近日也将关闭。美国东部时间10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谷歌今年春季在内部调查中发现,一个软件漏洞导致外部开发者可能获得Google+几十万用户的私人数据。虽然随后谷歌修复了这一漏洞,但因为担心数据外泄会引发严格的监管审查,影响公司名誉,谷歌选择了对公众隐瞒此事。
“在当前社会中,泄露事件经常是协同攻击造成的,能给企业带来高达1亿美元的成本,出现泄露事件后股价平均下跌1.8%。”Veeam中国区总裁施勤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2013年以来,全球7家证券交易所已经公开披露了200多起泄露事件,其中65起被认为是灾难性的。而被泄露的信息通常是企业用户的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欺诈,引发更复杂的攻击,所有这些都会使消费者对出现泄露的企业品牌产生负面看法。”
应对之困
近期的用户数据泄露只是既往漫长的用户隐私受到侵害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Facebook就卷入剑桥分析公司不当取得用户个人信息受到公众质疑。为此,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不得不接受美国国会听证会调查和欧洲议会集体质询。
徐开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2018年上半年,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已攻击进入TB时代,今年2月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DDoS攻击(1.7TB DDoS攻击)。此外攻击规模和范围急剧增大。2018年上半年,最大型DDoS攻击的规模较2017年同期增加了174%。
同时,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扩张到传统领域之外,犯罪软件开发人员也让攻击方法变得多样化。“受到WannaCry等2017年蠕虫攻击事件的启发,主要的犯罪软件团体将蠕虫模块添加到具有明确目标的其他恶意软件中,例如证书窃取或传统装载程序。”
而Sophos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IT主管不了解防漏洞利用技术,因而使公司处于数据外泄的风险。网络罪犯一旦进入了企业网络,就会通过持续的横向活动而锁定并接管服务器,以获取里面的重要数据,如个人身份识别信息(PII)、银行、税务、工资及其他财务记录,甚至专利知识产权和共享应用程序等。
徐开勇透露,上述资料都可在暗网出售,或用于其他类型的攻击以及获利途径。服务器也会因勒索软件和一般网络攻击而受损。由于服务器存有关键数据,服务器攻击比端点攻击的破坏性更大。
5月,GDPR正式生效,为诸多企业敲响了警钟。“根据GDPR的数据泄露通知要求,企业必须在发现数据泄露的72小时内通知相关部门。但是在发生数据泄露后,企业往往为配合各项调查、采取补救措施而焦头烂额。所以,72小时很可能转瞬而过。”施勤表示。
因此,施勤建议企业事先制定合理的方案。如此一来,未来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企业便能迅速察觉、报告并采取相关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各类软件工具作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