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40周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变化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资本市场。
特别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A股迎来了大跨越发展,10年来,国有大型企业通过A股完成直接融资,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蓝筹崛起,创业板的成立,助力中小企业完成融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三板的成立,中国资本市场完成多层次初步构建完成,助力创新型企业成长。
不仅如此,近年来,资本市场自身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密集落地,重塑着市场运行的逻辑,也夯实着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
从规范再融资、并购重组,到督促上市公司分红;从减持新规打击“野蛮减持”,到重塑发审制度;从IPO常态化发行,到支持创新企业境内发行上市。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令人目不暇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A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在全球亮相,且地位举足轻重。A股纳入MSCI,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迈上一个新台阶。未来,A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加快全球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以最强大的姿态屹立于全球,中国的上市公司,也将成为全球最耀眼的明星。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并且大大提升了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资本市场既是中国经济的前进动力,也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了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现有的国企民企,一旦成了上市公司,既受到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所训导,又受到交易所、证监部门监管,理念上、行为上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有激励有约束的理性的行为法人,不仅会增强股东意识、公司治理概念,而且通过强制性信息透明度原则倒逼上市公司管理层形成讲真话、不讲假话的行为人。
此外,黄奇帆认为,资本市场加快了社会财富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增长,以前中国人主要靠增量来增加家庭财富,现在可以用存量来增加财富。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如果从50年到1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股票、房地产、国债、黄金四方面的投资收益最高的首先是股票,第二是房产,第三是债券,最后是黄金。总之,资本市场提供了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财富成长机制,建立了一种人人可以参与财富的分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