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日前的一则质押公告,将处于风暴中心的华谊兄弟再次推上风口浪尖。6月11日,华谊方面发布澄清公告称,股权质押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筹资形态,不代表王忠军、王忠磊不看好公司未来,也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6月12日晚间,华谊兄弟再次发声,更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忠军、王忠磊的质押比例。公告显示,王忠军于当日,分三笔解除共计4425万股质押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22%。
对此,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这个时间点上王忠军能大手笔解押,说明其现金流较为宽裕。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数据发现,纵向与自身比较,华谊的质押动作并不是突然出现的,且较一季度末的质押比例已经出现下降。横向与同业公司比较,影视行业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维持在80%左右,甚至有的超过90%。
对于为何此次华谊质押股权的动作引发了激烈反应,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还是因为时间点较为敏感。
王忠军解除部分质押股
根据最新公告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王忠军共持有华谊股份6.12亿股,占截至3月31日公司总股本的22.07%。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5.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85%。
而截至该公告日,王忠磊持有公司股份1.7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9%。其所持股份累计被质押1.4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0%。以此计算,王忠军及王忠磊所质押的公司股份,分别占其所持有的华谊股份的85.45%、85.68%。
一时间,关于“王忠军清仓式质押股份”、“套现跑路”的传言甚嚣尘上。风暴之下,王忠军于6月11日晚间公开发声称,2014年来,与王忠磊从未减持过公司股份,且累计增持股票金额合计约6.4亿元。
纵然如此,网络上质疑的声音也并未消除。但“套现跑路”的解读在业界看来已经有失偏颇。
事实上,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私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并不是王氏兄弟第一次进行股权质押,出现质押的同时,也伴随着解押的行为,是正常的资本运作,不是突发行为。
而记者查阅其一季报发现,报告期内王忠军及王忠磊的股权质押比例分别为94.96%和86.9%,两相对比,目前其股权质押率较一季度末已经出现下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是普遍现象,“不仅正常,而且常见”。据他表述,很多公司大股东的质押率甚至高达99%以上,以此来认定华谊的质押动作是另类出格,有少见多怪的嫌疑。
多家公司质押比例高
《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统计了多家影视传媒类公司的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质押情况,包括光线传媒、新文化、慈文传媒、唐德影视、欢瑞世纪等。
具体来看,控股股东质押比例低60%的公司包括光线传媒、慈文传媒,其余公司大多维持在80%上下。
其中,光线传媒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最低。根据5月9日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该公告日,光线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2.93亿股,累计质押公司股份6.34亿股,占其持股总数的49.07%,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1.62%。
而慈文传媒在去年12月2日的公告中披露,截至该公告日,公司控股股东马中骏持有公司股份62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73%。累计质押369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59.47%,占公司总股本的11.73%。
相比之下,其他几家公司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