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种还款方式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既然持卡人已经如期偿还了部分金额,为何这部分已偿还的金额依旧需要支付利息。因此,征求意见稿对这一广受诟病的罚息方式作出了重大调整。
具体来说,征求意见稿对于全额支付利息条款的效力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方式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并已偿还最低还款额,其主张按照未偿还透支额计付记账日到还款日的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方案二】发卡行对“按照最低还款额方式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应按照全部透支额收取从记账日到还款日的透支利息”的条款未尽到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持卡人主张按照未偿还透支额计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发卡行虽尽到合理的提示和说明义务,但持卡人已偿还全部透支额百分之九十,持卡人主张按照未偿还数额计付透支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关于全额付息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对银行此类要求有强制性限制,限制银行以后不能设置此类条款,而是针对此类纠纷的判决依据。
此外,针对部分信用卡所存在的过高利息、复利、违约金等方面的问题,征求意见稿也作出明确。发卡行请求持卡人按照信用卡合同的约定支付透支利息、复利、违约金等,或者支付分期付款手续费、违约金等的,对于未超过年利率24%的数额,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数额,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超过年利率24%,未超过年利率36%的数额,持卡人自愿支付后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银行卡被盗刷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伪卡交易,是我们常说的银行卡盗刷中的一种,是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中最为常见的情况,通常是持卡人向法院申请要求发卡行承担损失赔偿,如借记卡被盗刷是个人存款类财产丢失,要求发卡行支付本金和利息;信用卡盗刷则要求发卡行返还扣划的银行卡透支款本息等。
北京一金融律师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我国法律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即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在银行卡盗刷这类民事纠纷中,持卡人通常需要提供自己所持有的银行卡被盗刷的证据,如果证据不足以证明是被盗刷而非本人所为,则很难获得银行的全额赔付。
至于持卡人要提供哪些证据?征求意见稿中表示,持卡人主张存在伪卡交易事实的,可以提供刑事判决、案涉银行卡交易时其持有的真卡、案涉银行卡交易时及其前后银行卡账户交易明细、报警记录、挂失记录等证据进行证明。
上述律师建议,如果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留存银行卡未离身的证据,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就近的ATM机上存取一笔钱,并保存好凭条,以证明自己并未弄丢银行卡,不可能同一时间在盗刷地进行刷卡消费。
二是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并向银行问询盗刷账户的信息,包括盗刷交易的时间、地点、对手方账户信息等,跨行交易可以向中国银联调取凭证。最好在电话挂失的过程中问清客服人员的工号,记住通话时间,并将通话记录录音,方便之后诉讼时作为证据呈现。
三是携带银行卡、本人身份证件以及相关单据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以证明你人和卡都在本地,盗刷消费非本人所为。如需去案发地报案,需保留前往案发地的交通凭证。